第498章 考察(2 / 3)

,州府已经下令,让各庄建立庄学,让满足年龄的孩童入学识字,为何听你所说,孩童需要放羊?”

另一边,更为关注政务的糜竺却是发出一连串的问题,让刚刚还说出兴头的老者讷讷无言,感觉闯下祸端,不停向着管宁打望,生怕他的言语给这个太守惹出麻烦。

“治中相询,你据实回答即可。”

管宁面容依旧从容,他对着老者微微一笑,颔首说着。

“回禀治中,粮食足够,渤海郡去年遭灾,多亏了幕府赈济。我们庄子现在还屯着来自辽东的麦子。现在大家为了节省粮食,都是开大锅饭,各家都减了自家柴火。

冬衣也都收到了,羊毛的,麻布的都有,成衣样式很是合体,就是不太耐用.....

至于那庄学,小老儿庄子里孩童都放在账房在教,孩童顽劣,兼且人手不多,课程时间有限,故而孩童多有放牧牛羊者.....”

“嗯.....”

令人意外的是,刚刚语气较为严厉的糜竺在听到老者的回答后,却是一脸平静,手指不停,像个小吏似的将之记录了下来。

糜竺之所以如此淡定,盖因在与公孙度商议各项政令时便料到了落实后的复杂情况,各地经济条件不一,政令落地的形式也各有不同。

渤海郡距离辽东不远,这里的百姓还能领到带有辽东标记包装的粮食,可要放到其他州郡,说不定发到百姓手里就变成了什么东西。

糜竺自己就听手下汇报过,巨鹿郡的太守将转运的赈灾粮私自买卖,将小麦变成了数倍份量的豆子,这种私下操作不仅没有引起巨鹿郡百姓的反感,反而在民间引起了一片赞和之声,盖因百姓比之陌生而昂贵的小麦口感,他们更为看重饱腹的粮食份量。

事后公孙度也未对巨鹿郡太守进行处理,只是发布命令,各地州郡可以申请赈灾粮种类,不得私下贩卖。

“敢问老丈,渤海郡的农庄中,使用最多的货币是什么?纸钞?还是铜币,亦或者从前的铜板?”

另一边,更为关心经济的王烈则是询问起了纸钞在民间的使用状况,他在老者面前摆出几张不同花色面额的纸钞,一枚新近铸造的铜币,以及泛着绿光的老式铜板。

经过糜竺的严肃询问,老头这回谨慎了些,他仔细看了眼发问大官,待看清了对方案几上的钱币时,仍旧下意识的吞咽了几口唾沫。

“回禀官爷,乡野之间,还是使用铜板为多,官爷这里的新式铜币,份量足,制作精美,大家都很喜欢,收到手里都是要藏在家里的。

至于工坊,对外采购售卖上,大家伙使用纸钞的多一些。其一是官府的仓库都是使用纸钞进行交易,我等货品大多都是与官府交易的。其二则是铜板太过沉重,转运不便不说,还容易招惹盗匪。

当然,乡亲们还是更喜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铜币,所以每次工坊收款,我等都要去城里兑换一定数量的铜币,用于乡亲们的发放。”

“善!”

比之糜竺的严厉,王烈就要和蔼得多了,从老者的言语当中,他清晰意识到了纸钞开始在民间商贸中充当媒介作用,这说明纸钞作为一种货币已经渐渐开始被民众所接受,王烈闻之也感到一阵欣慰,不枉他们财部为之奔走劳碌。

很快,同行的各部门主官都开始询问起地方详情,其中涉及到税务,刑律,治安等多个方面,老者也非全人,许多问题回答的模棱两可,众人也不以为意,当前不过是前期调查罢了,在今后的日子里,随着各部门的深入地方,一份更为详实的地方调查报告才会出炉。

公孙度巡视,绝非诸侯的耀武扬威,他所带着的不仅有精锐武力,还有代表着中央权力的各部官吏,这些人通过他们的眼睛,将地方上的施政景象进行记录,再辅以属吏的田间调查,以直观的形式考察地方的同时,也将中央的权威渗透到地方乡民眼前,以此杜绝地方官吏进行乡权垄断。

“启禀使君,属下乃是管太守的属吏,此次沓氏的借款,正是小的操办。”

在众人对乡民询问结束后,管宁招来一名属吏,前来向公孙度汇报。

公孙度此前便从管宁的讲述中意识到了,沓氏已经开始了金融业转型,那些玩股票发家的一帮大款,完成原始积累之后,终于开始走向了自我繁殖的道路。

想到这里,公孙度瞥了眼还在为纸钞得到百姓承认的欣喜当中的王烈,比之那些商徒的野心,王烈这样的士人,就要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