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过神认真再扫一遍。
“中国沿海城镇的名称,多用宁、静、平、安等字。”
“只有上海、临海算是中性的,没有畏惧海洋的意思。”
“它不仅积聚了原有的冒险、开放、包容等品质,而且有所突破。”
好吧,一点毛病也没有。
而第一题是——
加点词“特别”具体是指什么?
指什么……
这题没法做了。
以他目前的心理状态,不宜阅读,也不宜理解。
月考后课表有所调整,数学成了连堂课,换了种上法。第一节课做模拟卷,第二节课对答案加讲解,老刘想立刻得到正确率反馈,于是每报完一道大题的答案就让做对的人举一次手。
对没完没了的举手,谢井原稍微有点烦躁,但很快注意力就被转移了。
京芷卉从倒数第四题开始就没再举手,错误率挺高的。
倒数第二和第三题有好几个K班学生还在举手,梁涉、文樱等。
文樱竟然也在举手?
谢井原停下来想了想,一直觉得她不太引人注目,更准确地说是不想引人注意,其中有微妙的区别。
比起“全班把她当累赘”,她身上体现出来的更像是“她把全班当累赘”的自我孤立意识。
他以为文樱即使做对了也不会举手。
京芷卉大概没注意这些人,最后四题,每次老师让举手时她都埋着头,偶尔抓抓脑袋,肢体语言显示出她的慌乱。
他略微有些在意,好奇她错的程度,不经意挺直了腰,想越过她的肩去看看考卷。
没想到她突然把脸转向后面,两人眼神对了个正着。
“你做对了吗?”
谢井原往溪川那边瞥一眼,睡着了,难怪。
他点点头。
“借我看一下。”
男生把自己的试卷往前推了推。
芷卉自力更生拿走试卷,动作幅度尽量小地转回去。
一口气这才换过来。
虽然她已经够小心翼翼,但两次转身在全员静止的教室里还是很显眼。
老师敏锐地点了名,让她说说压轴题的解题思路。
芷卉其实因为忙着订正倒数第四题,错过了老师对倒数第三题的讲解,等她终于把倒数第三题搞明白,老师已经把倒数第二题也讲完了,她借来谢井原的试卷正在研究,哪里顾得上最后一题,只好起身照他的解题步骤读了一遍。
题根本不是她自己做的,也不知道缘由,甚至连抄写都没抄写过,她读得磕磕绊绊,全班听得一头雾水。
老刘没揭穿,挥挥手掌让她坐下,只说:“把柳溪川叫醒。”
等课堂秩序恢复正常,他把压轴题又详细讲了一遍,但一下课就把芷卉叫着同行,去了数学办公室。
溪川被搅得没了瞌睡,闲得无聊,拿出鱿鱼干吃了一会儿,想起来揶揄谢井原:“哎,你知道吗?今天早上有个男生和芷卉手牵手……”
谢井原低头做题,甚至顽强地继续写了几个字。
溪川直接推推他的胳膊肘:“别装了,早上我都看见了。”
男生放下笔:“突**况,迫不得已。”
“哪种突发?”
“她被小偷尾随。”
“哦,可我看你们手拉手迎着旭日奔跑的时候,没见后面有小偷。”
“惯性。”
“我看是舍不得放吧。她什么反应?”
“甩掉了小偷,挺高兴的。”
“她那是因为你们牵手才高兴,说明她也喜欢你,没跑了。”
谢井原笑了。柳溪川和京芷卉能成朋友,大概是因为在盲目乐观和跳跃思维上有共通点。平时他对她算命式的推理还要稍加思索才能推翻,但这次连半个脑细胞都用不上。
芷卉当时确实高兴,但几乎是一种条件反射。
“没你这样信口开河的。”
“吊桥效应懂不懂?遇到危险,心跳加速的时候最适合表白。”溪川惋惜地摇摇头,“你这人,毫无行动力,大好的机会浪费了吧。”
“我现在应付竞赛都很勉强,哪有行动力留给那些?”
溪川闻言正色,露出有点忧愁的表情:“抱歉啊,保送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