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宇宙不是征服的战场,而是共生的家园。”谢星遥站在星际学院的全息讲台前,身后是缓缓旋转的“星际文明圈”星图——地球的蔚蓝、火星的赤红、星灵族星球的淡紫、能源核心行星的银白,被金色星脉紧密缠绕,像一颗镶嵌在银河中的多色宝石。台下,三十名来自不同星球的少年挺直脊背,林小星的目光紧紧锁在星图上,手中的记录板正自动绘制着星脉的轨迹,这是他从星灵族朋友那里学来的“活体绘图”技术。
今天是星际学院的开学日,也是“星脉守护者计划”的启动日。谢昀庭特意将第一堂实践课设在了能源核心行星的晶体矿区。当悬浮列车穿过泛着银光的液态金属河谷时,林小星突然指着窗外惊呼:“看!那些晶体在跟着星脉发光!”众人望去,河谷两岸的晶体矿脉正随星空中的金色光带明暗闪烁,仿佛在与宇宙的脉搏共振。
“这就是‘星脉感应’。”谢昀庭的声音透过车厢广播传来,他手中握着一块从星灵族那里换来的“记忆晶体”,“这些晶体不仅是能源,更是宇宙的‘神经末梢’,能感知到星脉的波动,也能记录文明的故事。”说着,他将记忆晶体嵌入控制台,车厢内的全息屏瞬间亮起——画面中,星脉之主的守护者正将一束金色能量注入星门,周围环绕着地球人、火星先民与星灵族的先祖,他们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星脉三角。
“原来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来自星灵族的少年凌汐轻声感叹,她的触角因激动微微颤动。凌汐的祖辈曾是星灵族的“星脉记录者”,家族传承的古籍里,一直记载着“三色皮肤伙伴”的传说。
实践课的任务是采集“共生晶体”——这种在星脉能量滋养下形成的晶体,必须在不破坏矿脉生态的前提下手工开采。林小星蹲在矿洞前,按照谢星遥教的方法,将手掌贴在晶体表面,轻声念出星灵族的“安抚咒”。片刻后,淡蓝色的晶体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纹路,像在回应他的善意,随后轻轻脱离矿脉,落入他的掌心。
“做得好。”谢星遥走过来,指着晶体内部流动的光点,“这些光点是星脉能量与矿脉生态的平衡信号,一旦开采时破坏了平衡,光点就会熄灭。”她顿了顿,看向远处正在指导星灵族少年的谢昀庭,“你爷爷当年研发星脉适配器时,为了保护火星晶体矿脉,曾连续三个月住在矿洞里,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就是为了找到不损伤矿脉的能量提取方法。”
林小星握紧手中的晶体,突然想起第一次见到谢长晏时,老人说的那句“探索的路上,永远不要忘记共生”。他低头在记录板上写下:“今天,我终于懂了‘共生’的意思——不是索取,是倾听。”
第二章:异常星脉与消失的观测站
开学后的第三个月,星际学院的“星脉监测小组”突然发现异常——能源核心行星与星灵族星球之间的星脉,出现了持续三天的能量波动,波动频率与之前星脉之主出现时的频率极为相似,但强度却弱了许多,像是在发出求救信号。
“会不会是星灵族的观测站出了问题?”林小星看着监测屏上跳动的红色警报,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星灵族在两颗星球之间设立了“星脉中继观测站”,负责监测星脉能量的流动,那里有凌汐的姐姐凌月驻守。
谢星遥立刻联系星灵族首领,却发现观测站的通讯信号完全中断。“情况不对。”谢昀庭皱起眉头,他调出观测站的最后一组数据——数据显示,三天前观测站周围突然出现了一股未知的暗能量,随后所有设备都陷入了休眠状态。“暗能量?”谢星遥的脸色变得凝重,星脉之主留下的知识库里曾提到,宇宙中存在一种能吞噬星脉能量的“暗物质云”,但这种物质已经几万年没有出现过了。
当天下午,由谢昀庭带队,林小星、凌汐等五名少年组成的“救援小队”乘坐“寻星二号”出发。飞船穿过星脉时,林小星明显感觉到船体在轻微震动,窗外的金色星脉像是被什么东西拉扯着,出现了细小的裂痕。“暗物质云会吸收星脉能量,再这样下去,星脉会断裂的。”凌汐的声音带着哭腔,她的触角能清晰地感知到姐姐的生命信号在变弱。
经过八个小时的飞行,飞船终于抵达观测站附近,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原本悬浮在星空中的观测站,此刻被一团黑色的云雾包裹着,观测站的能量护盾已经破裂,表面的晶体面板失去了光泽,像一颗熄灭的星星。
“准备登陆。”谢昀庭操控飞船缓缓靠近,当飞船穿过暗物质云时,林小星突然发现手中的共生晶体开始发烫,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