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六年开始,到现在万历四十八年,当了四十二年的皇后病逝了。
她是大明立国以来在位最久的皇后。
王安擦了擦眼泪。
外人都说皇帝和皇后不和睦,说万岁爷独宠郑贵妃。
可他们哪里知道皇帝和皇后的关系有多好。
万历二十四年,大火烧了乾清宫和坤宁宫。
按道理讲,在大殿没修好之前皇帝和皇后需要住在别处。
可没有人知道,皇帝带着皇后一起住到了启祥宫!
这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万历二十八年的时候朝廷里突然有消息说皇后病重了。
工科都给事中王德完直接上书质问皇帝为什么不给皇后看病!
皇后是否生病这是宫内的事情,他王德完是怎么知道这些的,莫不是在刺探宫闱之事?
问题还刺探出来了一个假的!
这一问,王德完是真的完了。
皇帝以肆意疏言内宫事,下诏狱,除名。
他哪里知道,皇帝和皇后一直就住在一起,皇后根本没生病。
他这个傻子被人当成了棋子。
“王安你来替朕拟一道旨意吧,让礼部按最高规格办丧事,不要再派人来问为什么了,朕累了!”
“是!”
万历的伤心是怎么压都压不住。
另一边的郑贵妃也在难受,一边用这手绢揉着眼角,在手绢后面,眼珠子一边在滴溜溜的转。
她是真的开心。
大明不可一日无君,这大明的后宫也不可一日无主。
如今王皇后离去,郑贵妃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她想成为皇后。
郑贵妃想的很清楚,她的身体比皇帝好,一定比皇帝能活。
一旦她成了皇后,等皇帝万岁后她就是皇太后。
太子懦弱,手中无人可用。
一旦太子登基为帝,若想处理国政必少不了自己的帮衬。
当年李太后能做的事情郑贵妃觉得她也能做。
而且能做的比她更好。
说的直白些,她想摄政。
因为在她的身后有一个当年李太后都没有的家族。
这些年通过恩赐积攒的财富,锦衣卫,司礼监,东厂都有人……
在朝堂上还拥有诸多的盟友。
若是成为了皇后,把这些实力综合在一起,郑贵妃有足够的自信认为自己一定会比李太后强!
太子若想好好地当皇帝,他就离不开自己。
皇后的丧礼规格已经安排下去了,在王皇后离世五日后,万历也病倒了。
这一次的病直接让他卧床不起,王安懂医术,他很清楚,万岁爷怕是过不了今年的这个年了。
宫里的水开始浑了,郑贵妃来探望的次数越来越勤了。
她每次来的时候王安就会站到一边。
郑贵妃的内侍崔文升会站在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故意,还带着点点的挑衅。
王安知道,宫里的天要变了,大雨要来了。
……
宫里的大雨要来了,草原的“大雨”也要来了,余令过了山海关,已经悄无声息的到达了广宁卫。
朝中有人就是好!
在广宁卫余令等人被招待的很好,因为又是客军的缘故,粮草迅速补齐。
余令看了,粮草都很不错。
余令和钱谦益一起登上了城墙。
这一个多月来,钱谦益瘦了一大圈,人虽然是瘦了精神却极好,眼睛越来越亮。
“这里除了人没有天津卫多,城池的大小不输它,凉凉君你看那边就是医巫闾山,在那边的应该就是炒花各部了……”
钱谦益点了点头,余令说的他都能懂。
广宁卫也叫广宁城。
它的前身为金天会元年设立的广宁府,洪武年有了广宁卫,永乐十二年辽东总兵官治所正式设立于此。
这些年朝廷的政策是\"总兵驻广宁,巡抚驻山海关宁远。”。
广宁卫这条防线东起辽河套,西至山海关,替大明守着七百余里防线。
因为这里若是丢了,山海关就危险了。
所以,在这广宁卫有着其他卫所不具备的管理模式,在这里是总兵与巡抚分驻的\"双硬核\"指挥模式。
“昨日你就在挑人,你是不是要走了?”
余令闻言一愣,伸手往外一指,笑道:
“你看,在这城墙外都有人定居了,作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我想去拜访他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