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预防针,真的很有必要。
人不能没有敬畏心。
当然了,大明这麽大,李青也管不过来,不过既然碰上了,自不会装作没看见。
何况,其中还有李家人。
李雪儿喜欢听故事多过戏曲,三人去了茶馆听说书,消遣了小半日,中午吃过酒楼,下午去了李家科研基地……
这些天李信比较忙,忙着修订李家新家规。
朱载壡也比较忙,连科研项目都暂停了,整日穿梭在国子监和报社……
科研基地是李雪儿的半生心血,如今虽然不再管事,隔三差五也会来上一次看看,这里的大事小情基本都了解。
都不需要人介绍,有李雪儿就够了。
三人走马观花似的逛着,最后受朱厚照所累,不得不在新型蒸汽挖机前停下。
这厮走路都不利索了,还是玩心不减,愣是喊人来扶着丶推着丶拽着……将他送进了操作室,接着,拐杖一丢,让人烧炉,开始疯狂操作。
李青一开始想拦住他,转念一想,都这会儿了,除了开心,什麽都是次要的,便听之任之了。
该说不说,这厮没别的优点,主打一个天赋怪。
平时拄拐杖时手都发抖,操作起来倒是流畅的很,如若不去看操作室,妥妥的特级司机。
二人一边看着,一边闲聊。
李青问道:「南北两京的铁路项目进度,这会儿到哪里了?」
「项目进行到三分之一,材料则进行到五分之四了。」李雪儿说。
李青突然想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被自己忽略了,问道:「路线具体是怎麽规划的?」
「其实也没什麽好规划的,无非采取两地之间直线最短的策略,遇山绕过去,遇水则是建码头,将货物用船过渡到对岸,再转用蒸汽铁轨车……」
李雪儿说道,「归根结底还是材料不富裕,不然,也不用过分追求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以至于铁路修的一截儿一截儿的……」
李青缓缓点头:「工业的跃迁不是一朝一夕,这些年取得如此效果,已然非常快了,等积累到某一个阶段,自会自然而然的厚积薄发。」
顿了顿,「你居功至伟,未来,史书定会有你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雪儿失笑摇头。
她从来就不在乎这个。
李青一时也没了下文。
李雪儿主动说道:「材料还会大力生产,只一条运输效率太低了,要多修几条才好,最好是贯通大明各省府州县,那样的话经济流通才能实现跃迁。」
李青故作诧异:「没想到你还很懂经济。」
李雪儿笑了笑:「大哥书中有写。」
李青轻轻「嗯」了声,没再说话。
李雪儿也不再说,二人就那麽看着朱厚照在那里挖过来,挖过去,不断旋转……
时下的科研基地,在高效且合理化的制度下,已经可以自行运转了,不需要李家这个东家事必躬亲,大事小情都是靠给管理层开会解决。当然也会偶尔视察,以杜绝管理层尾大不掉,不过相对来说,比以往轻松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