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3章 玄武归藏(1 / 2)

东方青龙(角宿)、南方朱雀、西方白虎的传承相继找到载体,并成功整合了相应特质的文明碎片,使得这片虚无之海中的“秩序之地”

初具雏形。

三股星官之力交相辉映,与核心的石碑(阿海自觉)以及温润的“娲皇”

波动共同构筑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存在结构。

然而,“河图”

虚影显示,尚有北方玄武七宿黯淡无光。

玄武主“守护”

、“底蕴”

、“归藏”

,其性至阴至静,司职承载与终结,是稳定四方、厚积薄的关键。

谁能承载玄武?

石碑将感知投向剩余的文明碎片。

那些碎片大多属性不明,或过于微弱,似乎没有特别符合玄武“归藏”

与“厚重”

特质的存在。

就在它思索之际,它自身核心处,那株一直静静摇曳、散着包容与生机气息的“新芽”

,忽然微微颤动起来,与北方玄武七宿的轨迹产生了某种极其隐晦的共鸣。

这株“新芽”

,是阿海涅盘后所化,融合了星图“原点”

的包容性与龙脉本源的生机,更蕴含着他对“守护”

与“生”

之大道的终极领悟。

它看似柔弱,却有着海纳百川、化育万物的潜力。

其“静”

能容纳一切,其“动”

能萌无限,暗合玄武“负阴抱阳”

、“归藏生机”

的真意。

“难道……是我自己?”

石碑的自觉泛起波澜。

它尝试引导一缕“新芽”

之力,探向北方玄武的星官印记。

没有激烈的试炼空间展开。

玄武的考验,在于“承受”

与“沉淀”

当“新芽”

之力接触玄武印记的瞬间,一股浩瀚无垠、沉重如星的“归藏”

意念,如同整个宇宙的重量,缓缓压在了“新芽”

之上!

这并非攻击,而是一种“同化”

的考验,要求承载者拥有足以容纳万古沧桑、承载文明兴衰的“底蕴”

与“耐心”

“新芽”

微微弯曲,仿佛不堪重负。

它太“新”

了,虽然本质极高,但毕竟刚刚萌,缺乏岁月的沉淀。

但就在它即将被那归藏之意彻底吞没、同化为寂静的一部分时,它内部蕴含的那些记忆被激了——是阿海经历过的所有:童年的孤独,穿越的迷惘,成长的艰辛,挚友的牺牲,母亲的消散,乃至最后涅盘的决绝……这些复杂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构成了它独特的“底蕴”

尤其是闫慧消散时留下的关于“娲皇”

补天、造人的大爱与牺牲精神,在此刻与玄武那默默承载、守护众生的“静默之爱”

产生了最深层次的共鸣!

“新芽”

稳住了!

它不再试图对抗那沉重的压力,而是如同扎根于虚无,开始主动“吸收”

这股归藏之意!

它将这压力视为滋养,将自身的“生”

之活力与玄武的“藏”

之厚重相结合!

它的颜色变得更加深邃,从嫩绿转向玄黑,却又内蕴七彩光华。

形态也开始变化,不再仅仅是嫩芽,而是化作了一座微型的、不断旋转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的“玄龟驮碑”

之象!

而那碑,正是它自身(石碑自觉)的缩影!

玄武传承,认可!

精纯的、蕴含着至阴至静、归藏万物之力的北方玄武星力,如同冥河之水,无声无息地融入这“玄龟驮碑”

之象中。

使其变得更加凝实、厚重,仿佛成为了这片秩序之地的“地基”

刹那间,东方青龙(角宿符箓)、南方朱雀(洛书罗网)、西方白虎(战争虎符)、北方玄武(玄龟驮碑)四象星官之力齐齐震动,通过核心的石碑(阿海)产生玄妙联系,构成了一个初步稳固的“四象星官大阵”

大阵一成,整个秩序之地的稳定性陡然提升了一个层级!

那些尚未被归类的、属性各异的文明光尘,被大阵的力量自动吸引、分门别类地归拢到四象之力相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