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对不住了,皇帝给的实在太多了(4 / 5)

的那样,十税一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对,十税一的话还行,能给那些做生意的人,留口汤喝。”

陆仲亨,唐胜宗等人纷纷开口表态。

虽然十税一和之前的三十税一比起来的话,也高了许多,让他们感到肉疼。

属于平日里,绝对不能接受的范畴。

不过现在和皇帝说的十税六比起来,倒也不是不行。

“十税六真就没有利润吗

真以为咱对于商贸之事一无所知了

如今草原上什么都缺,咱们大明这里的诸多东西,都是草原急需的。

铁锅,茶叶这些东西,更是抢手货中的抢手货。

一个铁锅换两头健壮大牛,非是玩笑话,而是真能达到的。

和那边做交易,十倍利润轻轻松松。

如此暴利,咱收个十税六怎么了

剩下的,抛出掉各种本钱,各种销,也有得赚。

而且还不是小赚。

咱留下的利润已经够多了!

若这样利润还觉得不够,吃不饱,不满足,那就不要做了。

咱这里安排人来做这些事。

既然觉得赔钱,就由咱这里赔钱好了。”

朱元璋的话,说的更加不客气。

十税六这个,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真要是不满足,他这里真不介意亲自安排人做这些事。

组建一个国营性质的贸易公司,专门负责和草原上进行贸易,也不是不可以。

朱元璋这话说出口后,陆仲亨等人一个比一个难受,一个比一个心惊。

皇帝现在这样不好糊弄的吗

到底是谁给皇帝泄的密

让皇帝对这些掌握的这般清楚

十税六当然不想十税六,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但此时又不好再轻易开口了。

一方面是听出了皇帝话中的强烈不满,不想继续强硬下去触皇帝的霉头。

另外也是怕皇帝真的会一气之下,撇开他们,真的动手组建商行来做这个生意。

真要如此,亏损可就了。

不仅仅是互市这块大肥肉,连口汤都捞不到。

更重要的是,尝到了做生意的甜头后,皇帝会不会食髓知味,接下来把手伸到更多的地方

比如把北面的诸多生意,都收归皇帝所有。

真要这么做的话,那他们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不仅仅是当代的利益,连带着子孙后代的利益,只怕都要一并给交代了。

可真的就这样同意十税六这个高到离谱的税率,他们又真的不情愿。

因此,华盖殿内,一时间陷入到了沉默里。

不少和武将不对付的文官,直接进入到了看笑话的状态里之中。

之前空印案发生,这些丘八们一直在看乐呵。

现在舒服了吧

皇帝的刀子砍到这些人头上了吧

“上位,这……臣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商贸之事,朝廷不能过于干涉。

十税六前所未有……”

关键时刻,丞相胡惟庸又一次站了出来。

在胡惟庸开口后,中书省里的一些官员,乃至于是六部中的不少官员,也都跟着开口,用词委婉的在这里劝说起来。

唐胜宗等人为之欣喜。

对胡惟庸这个丞相,也越发的感激和敬重起来。

胡惟庸这个丞相真的很可以,有事他是真上啊!

“这六成税,两成归内帑,八成归太仓。”

朱元璋没有直接回答胡惟庸等人的问题,而是淡淡的说了这样一句话。

“上位,臣觉得这十税六倒也不算高。

诚如上位所言,和草原上互市做生意乃是暴利,必然能赚的盆满钵满。

哪怕十税六,剩下的也足够那些人,吃的满嘴流油了。

况且这互市之事,乃是上位提出来的,属于一项新生意。

在这上面多收取一些税,也是理所应当。

而今国家正是用钱之际,朝廷手里面多些钱粮也是好事,能让大明变得更好。”

闻听了收上来的税,八成都要归太仓后,胡惟庸的态度瞬间大变。

那些中书省,以及六部的诸多官员,也都纷纷称赞皇帝圣明。

钱归内帑,还是归太仓,这里面的差距可大了。

既然皇帝只拿了一小部分,绝大部分都归太仓,那他们不得不同意了。

这下子,轮到唐胜宗,陆仲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