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良驹虽好,也要能驯服(1 / 2)

仅仅隔了一晚,再次入宫,她仿佛感到了一种荒芜死寂的悲凉之气。

昨夜的热闹繁华不见了,入目所及,只有高高的灰色围墙,看不到头的深幽宫道。

目光不由得投向含章殿的方向,不知道隆庆现在怎样了,她知道那种失去亲人的滋味,前世亲眼看着修儿离自己而去时,那种心如刀割的感觉,现在还记忆犹新。

这种事无关坚强与否,失去了血脉相连的亲人,不啻于心被生生挖走一块,不知道昨夜,隆庆的身边可有人相陪安抚,若非自己不小心,着了某人的道,就能去看望隆庆了,就算不能缓解她心里的悲伤,至少能陪她一起度过一个艰难的夜晚,不至于让她孤零零的一个人。

这般想着,前面带路的太监,忽而停下脚步,“皇上就在前面的亭子里,小姐自己过去吧。”

这就到了?说实话,她还没做好心里准备。

皇帝要见她,思来想去的,就是没想出个合适的解释来。

都说皇帝亲善仁和,她却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皇帝毕竟是皇帝,什么亲善,什么仁和,不过都是为了方便人们称颂的表象罢了。

苏家的事情,还有昨夜巴林的事情,六皇子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在昭示着,伴君如伴虎。

不管别人说的怎样天花乱坠,总之今日皇帝召见,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事。

但具体是什么事,她却是猜不出来,只知道面对皇帝时,必要谨言慎行。

想想也觉得恍然如梦,前世她见过最大的官,也不过是个县丞,如今却要得见天颜,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可既然怎么想,也想不出所以然来,那就索性不想了。

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凡事顺其自然就好了。

乱七八糟的后果她也懒得去计较了,这辈子,她想活得轻松些。

走上凉亭,一抹明黄映入眼帘。

那便是天之骄子,万民之君。

好在当时在储秀馆里学的规矩还没忘掉,规规矩矩敛衽行礼:“民女见过皇上,吾皇万安。”

听到动静,皇帝并不转身,始终是负手面朝亭外的姿势:“早就知道你不同凡响,却没想到,你会是周明路的妹妹。”

皇帝这番话的意思,难到说他在选定自己作为内应之前,并不知道自己和周明路的关系?

更没有提前安排,刻意布局一说?

但皇帝的心思,又岂是一般人能猜到的。事实究竟如何,始终都是个迷。

她不语,静待皇帝后面的话。

“周明路是个难得的将才,与且兰之战,大大小小共四十七场,没有一场败北。”皇帝话语中,满是对周明路的赞赏,而然话锋一转:“但这四十七场战事中,他却有十二次,违背军令。”

正静静聆听的周棠梨,不禁眉心一蹙。

“良驹虽好,日行千里,若难以驯服,也是徒劳。”皇帝似感叹般低言道。

周棠梨突然觉得手足一阵冰冷,太阳穴也禁不住突突狂跳起来。

来之前,她就猜测了好几种可能,唯独没有猜到,皇帝会以周明路做引子发难。

这些战场上的事,她自然是不知道的,昨夜宫宴上皇帝没有提,其他部将没有提,周明路自己也没有说。

此时此刻,却对自己这么一个无权无势,无名无分的平民女子道出,她越发觉得事情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复杂。

听皇帝的口吻,周明路无数的功绩,都比不得一次逆反来的重要。

只是帝王心口的一根刺,他今日召见自己,就是为了拔掉这根刺。

“周小姐,你这位兄长,从前便是这个模样么?”皇帝缓缓转过身,一双沉静睿智的眼,探向正低头沉思的她。

她能感觉到皇帝的目光,一时间有些慌乱,努力寸寻找合适的措辞:“大哥心性的确过于犟劲,不懂变通,这一点娘亲也曾数落过许多回,但大哥就是一根筋,把娘气得够呛,骂也骂过,打也打过,就是没用,但大哥也知道自己的错处,每次都会跟娘亲道歉,可下回还是照犯不误,后来娘也没辙了,就这么随他去了。”

皇帝静静地听着,脸上神态始终柔和,不见愠色,也不见喜色,待她语毕,才轻笑一声:“还真是够倔的,好在朕的儿子,都没有这种臭脾气,否则朕只怕也要像周夫人一样,头疼不已了。”

这算是过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