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夜间叙话,孔斌子随(先更后改)(3 / 5)

、舜、禹、汤虽是圣王,但活着的时候哪能一点错不犯?那还是人乎?都是后世美化的罢了。

    “于是先祖一个简单的闭嘴,就被美化成‘子不语怪力乱神’。

    “说先祖不说话是怕分走精力影响思考,表现先祖讲学态度认真,其实大没必要。

    “若是按照你们的断句,先祖在说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中间,突然说他不谈论怪异、勇力、悖乱、鬼神。

    “这就像是我们三个今日一直在论秦国当行的国策,而长安君突然问了一句这个世上有鬼吗?这是不是很突兀?

    “长安君能问出来,是因为年方七岁,性子未定。

    “先祖当时四十七都不止了,早已失了毛躁。”

    说到完,孔斌已经完全解释完了。

    但他大有深意地看了嬴成蟜一眼,毫无停顿地继续说道:

    “我能如此肯定先祖不会说出这种话,还有第二个原因。

    “先祖早就表明过对鬼神的看法,敬畏之,远离之,还没到谈论都不谈论的地步。”

    吕不韦心下一“咯噔”,听出来老友既是告诫弟子,也是考验。

    他想要提个醒,嘴还没张。

    孔斌的眼神就瞟了过来,好像在说你要是提醒就算没通过考验。

    嬴成蟜站起身,郑重向孔斌深施一礼,道:

    “小子明白先生意思,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小子定会做到方才所说,将心思放在百姓身上,而不是鬼神。”

    孔子的话,要联系上下文。

    孔斌暗道一声孺子可教,离席站起,伸出双手轻轻托起少年:

    “长安君多心了,斌并无此意,顺嘴一说罢了。”

    孔斌不承认别有用意。

    若是承认了,那就是当着吕不韦的面教育其弟子,有影射吕不韦不会教育的嫌疑。

    吕不韦、嬴成蟜这对师徒自然明白怎么回事,也不说破。

    嬴成蟜笑笑:

    “是小子多心。”

    吕不韦松了口气,赶忙为弟子找补:

    “公子自小对鬼神无感,不喜祭天,对孟子说过的‘得民心者得天下’深以为然。

    “方才对孔子之言有误解,皆是断句缘故,我秦国却不会出现这等错误。

    “只因公子发明了标点符号,能准确断句,子顺且观之。”

    吕不韦拿手指蘸着茶水在桌案上默写了《论语》几十字,加上了标点。

    他表现得有些急迫,因为他确实很急。

    两个时辰,师徒两个好不容易说服了孔斌。

    千万不能让孔斌误认为公子成蟜本质上还是一个不关注民生、拜天礼神的贵族。

    孔斌认真看吕不韦写,眼睛渐渐放亮,没想到今天还能有实质性的收获。

    先前谈的那些国策实际都是镜花水月,未来能否实现是个未知数。

    当初魏王邀请他做相邦,说的可比吕不韦师徒好听多了,说什么都听他的。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