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烧饼铺子(1 / 2)

“你是个有心的,知恩图报,知道本官对你们这些百姓的好。捕快班缺个捕快,工钱是衙门出,你若是想干,就去找顺心报道。往后日日点卯,也算个生计。”

刘重山忙不迭应下,衙役不入流,算不上好差事,很多百姓都看不起衙役,认为是帮着官府欺压人的狗腿子。可县官不如现管,他若是做了衙役,以后干什么都方便。

至于会不会风评不好,被街坊邻居害怕敬畏,笑死,他刘重山从来就不是个要脸的人。

脸能当饭吃?

好人缘能当饭吃?

刘重山当即去寻孔顺心,孔顺心见他过来,也不细听缘由,直接喊王二过来。

“你带着刘家兄弟去领衣裳,一些事项与他说个清楚明白,往后你俩先在一处排班。”

这就是要让王二以师带徒的形式,暂且带着刘重山了。

两人年龄差十岁,若是旁人定然会觉得面上过不去,刘重山却是搂着王二的肩膀,亲亲热热喊了一声‘小师傅’。

“不是,不是别这样喊。”王二连连摆手,脸都憋得涨红。

“跟我来吧,以后别喊我小师傅,叫我王二就行。”

孔顺心看着刘重山和王二离开的背影,总算松了一口气。族叔还未回信,孔县令只能先将刘重山安排到衙门里,一来为防变数发生,二来也算是关照。

当年的事情闹得不小,按理说这刘重山和赵强(赵狗娃的爹)立了功劳,完全可以论功行赏,只是不知为何两人就此销声匿迹。十三年过去,那位族叔一直感念恩人,从未放弃寻找。

赵强五年前已经亡故,赵强的儿子也战死沙场。族叔收到信,不知会如何感怀。

孔顺心想到刚才刘重山说赵家支起了烧饼铺子,出了门脚步一转,盘着手中木串,朝着赵家租的房子走去。

甫一进了那道小巷,便嗅到一股油面融合的香气,临近中午,也到了饭点,的确是有些饿了。

“赵家小娘子,这烧饼如何卖?”

“五文钱一个,加了油和五香粉的,吃起来香脆绵软,个头也大。”容玉一边往面饼上撒芝麻,一边说话,忽觉顾客声音熟悉,抬头便见是孔顺心。

“孔班头怎么有空出来?小芳,把家里刚做的卤蛋拿出来。”

小芳正在烧火,闻言立刻跳起来,去厨房端了一只小陶罐出来。

容玉接过来,打开从里面夹出来一只剥了皮的卤蛋,取了个刚出锅的烧饼,拿小刀划开将卤蛋放进去,又放了两片卤豆腐,抽了一张油纸包着,双手递过去。

“孔班头尝尝,这是早上做的卤鸡蛋,口味可能有些轻,第一次做,您提提意见。”

容玉速度太快,孔顺心连铜板都没来得及掏出来就被塞了热乎乎的烧饼。

刚出锅的烧饼热气腾腾,用油纸隔着都能感觉到那股子酥脆,面和油混合的香味,让人不由口水泛滥。

“多少钱,该是多少就是多少,都是小本买卖。”孔顺心冷着脸说。

容玉先是一愣,旋即笑了。

“统共是十文钱,我还记得小时候家中做这生意,一套下来也就五文钱,奈何三年大旱,去年才缓过劲来,粮食价格仍旧是高,只能先卖这个价。”

孔顺心理解,他是眼睁睁看着县衙巷口的馄饨面从五文钱变成五十文,再到如今的十五文的。

数了十枚铜板出来放在装钱的小竹筐里,孔顺心这才心安理得咬了口烧饼,果然是入口酥脆,内心绵软,卤豆腐的汁水与绵软的烧饼心融合,咸香软糯,竟还有几分微妙的弹牙口感,咀嚼两下,卤蛋蛋黄独有的咸香在口中炸开,让本就空****的胃口,越发饥饿。

孔顺心都没察觉自己是怎么将烧饼吃完的,见容玉和小芳诧异看着自己,忙找补道:“早上没吃饭,早就饿了,再来一个。”

又是十文钱落入巴掌大小的小竹筐。

这一次孔顺心不再狼吞虎咽,拿着烧饼咬了口,便要往回走。

“孔班头且慢,这些烧饼您带回去,给同僚们当加餐,天气冷,你们还要在外忙碌,实在辛苦。年前那事情,若非您们帮衬,我们这一家妇孺真不知要怎么办了。”

说话间,容玉已经装了一篮子烧饼递过去。

孔顺心下意识想要拒绝,对上容玉恬静的笑脸,拒绝的话忽然有些说不出口。

若是往常,拿了也就拿了,可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