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冷冻肉…真是冤枉。
我们的油都是品牌桶装油,肉是每天清早去市场挑的鲜肉,这些票据都留着呢。”
他指了指墙上的一个文件夹,“至于拉肚子…更是无稽之谈,我们开店至今,从没接到过吃出问题的投诉。”
林薇点点头,她刚才已经暗中观察过,油壶确实是新的品牌油,垃圾桶里也没有可疑的包装。
至于拉肚子的指控,没有实质证据,确实更像是抹黑。
“树大招风。”
林薇收起相机,下了结论,“你们生意太好,又不肯接受收购,被人盯上很正常。
不过你们自身做得硬,别人想搞垮也没那么容易。
我会根据今天看到的情况,写一篇客观的报道。”
姜小勺松了口气,连声道谢:“真是太感谢林记者了!”
“别高兴太早。”
林薇瞥了他一眼,“我的报道只会陈述事实。
至于那些背后搞小动作的人,你们自己还得小心。
寰宇餐饮那帮人,手段多着呢。”
送走了林薇,姜小勺感觉肩上的压力轻了不少。
有这位较真的记者帮忙声,至少能挽回不少声誉。
心情放松之下,他忽然又想起了苏轼那天关于外卖保温的话。
“保温…及时送达…”
姜小勺喃喃自语,目光扫过灶台上正小火慢炖着的一锅红烧肉。
那是他给自己和赵四准备的员工餐,用的是最传统的做法。
忽然,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苏轼的“东坡肉”
!
正宗的东坡肉,需要慢火煨炖长达数个时辰,使肥肉酥烂而不腻,瘦肉软糯而不柴,汤汁浓稠醇厚。
这对火候和时间的要求极高,很多现代餐馆为了省事,要么用高压锅shortcut,要么就欠些火候。
如果…如果能解决外卖途中保温的问题,甚至…能在外送过程中,利用某种方式,让这慢炖的过程继续微妙地进行呢?
比如…利用菌泥的【熔炼·改】的精准低温加热特性?或者【后勤·改】的保温效果?
他被这个大胆的想法刺激得兴奋起来!
当然,不可能把菌泥罐子塞外卖盒里。
但是…如果能将菌泥的一丝能量特性,或者将那种“药融”
理念,融入到盛装东坡肉的特殊容器中呢?
他立刻行动起来。
找来找去,找到了几个以前买的高品质保温性能极好的陶瓷焖烧罐。
他尝试着在焖烧罐内壁,用极其细微的精神力引导【熔炼·改】的能量,进行了一次“附魔”
,试图赋予其极其微弱且持久的恒温效果。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几乎抽干了他刚恢复不多的精神力,也只成功了一个罐子。
然后,他将炖煮了七成熟、调味完毕的东坡肉连汁水一起放入这个特制的焖烧罐中,盖紧盖子。
接着,他又尝试着将一丝【后勤·改】的“调和保温”
意念,以及一丝源自孙思邈药融理念的“缓慢渗透”
意境,融入其中。
做完这一切,他几乎虚脱。
让赵四赶紧将这个特殊的焖烧罐,和另外几个普通饭盒装着的菜,一起送去给一位住在附近、点了外卖的老熟客,并嘱咐赵四一定让客人最后再打开这个罐子。
赵四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
一个多小时后,赵四回来了,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表情:“老板!
神了!
那位客人刚给我打电话,说咱们今天的东坡肉简直绝了!
比他上次在店里吃的还好!
说什么肉入口即化,味道全都‘钻’进去了,香得他舌头都快吞掉了!
还问咱们是不是换了新配方?”
姜小勺闻言,疲惫一扫而空,猛地一拍大腿!
成功了!
虽然只是雏形,但这条路走得通!
利用菌泥能量和药融理念,结合现代保温容器,或许真的能创造出一种能“在路上”
继续微妙熟成、提升风味的“灵性外卖”
!
而这灵感,竟然来自于苏轼对外卖电瓶车的感叹!
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他兴奋地看向墙上那幅张旭的狂草,又看了看角落里静静恢复的菌泥罐子和药王香苗。
古今的界限,在这一刻因为美食而变得模糊。
古人的智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