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破晓的抉择(2 / 8)

>寻常地动,乃天地之怒,不分善恶,一视同仁。

而黑风涧之变,是守护之怒,有明确的指向。”

刘师爷的眉头微微蹙起。

阿木的这番话,正中他心中一个长久以来的疑团。

那支小队全军覆没的战报,他看过不止一遍。

报告里确实提到了一些诡异之处:地面塌陷的边缘异常整齐,仿佛被巨斧劈开;滚落的巨石精准地封死了所有退路,却没有砸向旁边百步之外的几棵千年古树;现场没有现大规模的岩层断裂痕迹,更像是……被某种力量从内部“捏碎”

了。

这些细节,被上报的军官以“地形复杂,天灾诡异”

一笔带过,却像一根刺,扎在刘师爷这样心思缜密的人心里。

“至于‘由人心念引’……”

阿木捕捉到了刘师爷眼神的细微变化,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他选择了一种更巧妙、更易被这个权力世界所理解的表述,“小子表述或有不当。

更确切而言,是‘石灵’能敏锐感知到大规模、强烈的恶意与破坏意图。

当这种意图转化为行动,如同利刃逼近其守护的底线时,便会引其最激烈的反应。

非是小子或寨民之念,而是山外诸位大人……欲行之事所蕴含的‘势’,那股贪婪、急切、不计后果的‘势’,惊扰了它。”

他巧妙地将责任从虚无缥缈的“神怪”

引回了山外人自身的行动与意图上。

这既是事实,也是一种高明的谈判策略。

他将一个“天灾”

问题,转化为了一个“人祸”

的预警。

书房内再次陷入沉寂。

只有灯芯燃烧时出的轻微“噼啪”

声,以及刘师爷指尖重新开始敲击桌面的笃笃声。

那声音不再急促,而是变得缓慢、沉重,如同他内心的天平在反复摇摆。

荒诞,离奇,近乎痴人说梦。

这是刘师爷的第一反应。

一个山野少年,口口声声说什么地底有“石灵”

,能感知人心,这简直是市井说书先生都不敢编造的故事。

然而,荒诞的背后,却有着诡异的合理性。

那些无法解释的勘探队覆灭细节,那份被缴获的、描绘着奇特脉络的矿藏图,还有眼前这个少年身上那种越年龄的沉稳与笃定……这一切都像一块块拼图,正试图在他脑中拼凑出一幅颠覆他认知的图画。

如果……如果这少年说的是真的……

刘师爷的背脊上,掠过一丝寒意。

那这就不是简单的“剿匪”

问题了,而是一个处理不当就可能引难以预料灾难、甚至让他和抚台大人都丢官罢职、身异处的巨大政治风险!

抚台大人对尽快出矿、填补藩库亏空的殷切期望,他比谁都清楚。

这背后,还牵扯着京城某些大人的利益,是条谁也碰不得的线。

可现在,这个少年告诉他,这条线的尽头,可能是一个会吞噬一切的深渊。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再次看向阿木,目光锐利如刀:“你说你略感知其意,可能证明?”

这是核心问题。

空口无凭,如何让他,以及他背后的抚台大人,相信这个天方夜谭?

阿木的心念电转。

证明?如何证明?再次引地震?那无异于在抚台衙门门口玩火,是自寻死路,而且会立刻暴露寨子的确切位置,引来不可挽回的围剿。

展示他与“石灵”

的连接?那种玄之又玄的感知,如何向一个只相信眼见为实的官吏展示?

他慢慢地摇了摇头,仿佛对眼前的事情感到十分无奈。

他的语气诚恳而坚定,让人不禁对他的话语产生信任。

“‘石灵’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它蕴含着天地间的巨大力量,绝不是那种可以在街头随意表演的戏法。

这种力量是如此强大和神秘,我们不能轻易地将其展示给别人看,更不敢在省城这样的重要地方去惊扰它。

如果强行催动‘石灵’,恐怕会引难以预料的后果,甚至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然而,‘石灵’的存在是千真万确的,我所说的话也绝对没有半点虚假。

这一点,矿藏分布图就是最好的证明之一。

那张图详细地记录了矿藏的分布情况,而这些矿藏的位置恰好与‘石灵’的出没地点相吻合,这绝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