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竞标合作(1 / 3)

《星月同辉》系列的设计稿最终敲定,进入了紧张的样品制作阶段。

苏晚全身心投入其中,几乎忘记了外界的纷扰。

然而,一纸来自顾氏集团内部的招标邀请函,打破了工作室的平静。

顾氏集团计划建造新的全球总部大楼,这不仅是集团未来几十年的门面,更被视作京市的新地标。

其设计权的角逐,自然吸引了全球顶尖建筑事务所和设计团队的目光。

而招标邀请函,赫然也送到了“”

工作室。

看着烫金的邀请函,苏晚的第一反应是错愕,随即是巨大的压力。

她从未涉足过建筑设计领域,顾氏新总部这样的项目,规模、复杂度和专业性,都远她目前的能力边界。

“这……是不是送错了?”

她拿着邀请函,问刚刚从顾氏开完会回来的顾晏舟。

顾晏舟脱下西装,松了松领带,语气平淡得像在讨论天气:“没错。

招标委员会综合评估后,认为‘’品牌的设计理念与顾氏未来想传递的创新、人文、东方气韵的形象有契合之处,所以出了邀请。”

苏晚蹙眉:“可我是服装设计师,不是建筑师。

这跨度太大了。”

“顾氏看中的是你的美学理念和创造力,不是具体的施工图纸。”

顾晏舟走到她身边,拿起那份邀请函看了看,“当然,你需要组建一个包含建筑专家的团队来支持。

这是一个机会,苏晚,一个让‘’的设计语言,从服装延伸到空间,真正奠定品牌高度的机会。”

他的分析理性而客观,完全是从商业和品牌展的角度出。

但苏晚心里明白,事情绝非如此简单。

即便她的设计理念再契合,以“”

工作室目前的资历,能进入这种级别的招标初选名单,背后若说没有顾晏舟的默许甚至推动,是不可能的。

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为她铺路,将一个世界级的舞台递到她面前。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顾晏舟看穿了她的犹豫,放下邀请函,目光沉静地看着她,“我确实在委员会上,肯定了你的设计哲学。

但最终决定出邀请,是委员会基于品牌潜力的集体决策。

这个项目,全球有二十七家顶尖团队竞标,竞争之激烈远你的想象。

我给你争取的,只是一个入场券,仅此而已。”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鼓励,也带着属于商业领袖的冷酷:“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靠你自己。

如果觉得能力不足,现在退出还来得及,没有人会笑话你。

毕竟,你的主业是服装设计。”

这番话,像是一根细微的针,轻轻刺中了苏晚内心深处的骄傲。

退出?在拿到入场券之后?在所有人都知道她是“顾太太”

之后?

不。

她不能退。

这不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场证明。

证明她苏晚,有资格与全球顶尖的设计师同台竞技,证明“”

的品牌价值,配得上顾晏舟的期待,也配得上这个舞台。

压力化为了动力,挑战点燃了斗志。

“我参加。”

苏晚抬起头,眼神里重新燃起那种顾晏舟熟悉的、不服输的光,“我会组建团队,拿出方案。”

顾晏舟唇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快得让人捕捉不到。

“好。”

他应道,随即又恢复了公事公办的态度,“按照流程,我会回避与你团队相关的任何评审环节。

招标委员会由集团董事、外部专家和国际顾问组成,最终结果完全由他们决定。”

“我明白。”

苏晚点头。

她需要的就是这种绝对的公正。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进入了比准备《星月同辉》系列时更加疯狂的工作状态。

她暂停了服装样品的一部分工作,将精力投入到总部大楼的设计竞标中。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身段,以最大的诚意,邀请了两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建筑师——一位是擅长结构创新的年轻鬼才林枫,另一位是深谙东方建筑哲学与可持续设计的老先生梁知远。

同时,她还招募了几位优秀的助理,组成了一个临时的“顾氏新总部竞标团队”

她没有试图去扮演一个建筑师,而是牢牢抓住自己的核心优势——空间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