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夫笑道:“那我在外等候几位。”
裴铎转身,视线掠过灶房里忙碌的身影,看向赵知学:“赵兄,一刻钟后,我们一道走罢。”
赵知学不太想坐裴铎的马车。
若是让村里人瞧见,又会私下里拿他和裴铎做比较。
在他们口中,他年长裴铎四岁,却样样不如他,正想着拒绝,又听裴铎说:“我在书上圈了几处要点,兴许明年乡试会提到,索性在马车上无事,正好与赵兄聊几句。”
赵知学拱手:“如此,我们夫妻两就厚着脸皮沾裴弟的光了。”
姜宁穗在一盏茶的功夫收拾好,抱着小包袱上了马车。
裴公子坐在中间,她坐在裴铎左下手,郎君坐在右下手。
今日马车同前两次不同,马车内放着一个小方桌,桌上有茶水和两碟点心,那点心又是另一种她没见过的花样,姜宁穗看了眼那漂亮的样式,想着回头她试一试,看能不能尝试做出来。
裴铎与赵知学捧着两本书籍讨论着。
多半是郎君问好几个问题,裴公子提点一句。
姜宁穗看着郎君如此认真,再一次在心里祈祷,希望郎君明年乡试中榜。
不然,她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嫂子,你若是无聊,吃些点心茶水解解闷。”
姜宁穗刚想摆手不用,又听裴公子道:“这是马车自带的,不能带走,不吃浪费了。”
赵知学从书中抬头,因得了裴铎的几句提点而豁然开朗,笑看向姜宁穗,语气也极温柔:“娘子,这点心瞧着精致,你没吃过,趁此机会尝一尝,不然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姜宁穗没敢跟郎君说,她前两日尝过了。
她轻轻点头:“谢谢裴公子。”
从镇上回村里坐马车一个时辰,两个碟子里共放了十块点心,姜宁穗一样尝了一块便不好意思吃了。
裴家与赵家知道他们今日回来,两家人都在门口等着。
裴氏夫妇等裴公子。
赵氏夫妇等的是郎君。
姜宁穗早已习惯无人等待,下了马车,她唤了声裴伯父,谢伯母,便跟着郎君走到赵家门外,乖巧叫道:“爹,娘,我们回来了。”
赵父和李氏都没理她,两人围着赵知学嘘寒问暖。
赵知学笑着同老两口说这几个月在镇上的事,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姜宁穗俨然成了多余的那个。
裴铎与裴父说了两句,进门前,掀眸瞥了眼那道孤零零的身影抱着包袱低头进了赵家,赵家三人还在外面其乐融融的说话。
谢氏三个月没见铎哥儿,与他多聊了几句,风韵柔美的眉眼都是笑意。
裴父笑道:“铎哥儿,你不在的时候,我都瞧不见你娘笑这么开心。”
谢氏笑着拍了下裴父的手臂:“就你话多。”
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