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州县谁人不知(1 / 1)

贵秀耐心教,那些得到机会学习的妇女也认真学。五天后,“余庆训”做出的第一批珍珠白玉糕,竟然像模像样的,连县令高明远吃了,也觉得不错。

“余庆训”第一批参加学习的十名妇女学成后,有五人去了另外的土特产店做事,另外五人则选择自己做珍珠白玉糕,在街边摆摊卖。

对于“李福记”伸出的橄榄枝,那就是学员做出的珍珠白玉糕可以放到“李福记”去出售。可这些学员在见识过贵秀的手艺后,原本还有这个念头的她们,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她们有自知之明。

虽然大家做出来的珍珠白玉糕和师傅贵秀做出来的,表面看上去是没有什么差别,都是白花花的珍珠白玉糕中间,夹杂着黑色的芝麻和金黄色的花生仁。

但是,贵秀做出来的珍珠白玉糕,进口即化,一直甜透心底。但“余庆训”学员做出来的珍珠白玉糕,不管是谁做的,外表怎么好看,吃过后,口中总是有渣。有三两个学员做的,仔细品味,还可以感觉到有一丝丝苦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做珍珠白玉糕,最重要的还是经验,特别是手感。这个我一时半会真的没办法教会大家。”贵秀的大实话,让学员感觉到,学手艺,还真的不是几天时间就能完全学会。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每个徒弟几天就牛逼轰轰的,超过师傅,那师傅也就不用在这个世界上混了。

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贵秀在州县,竟一连举办五期“余庆训”。也就是说,崀州已经有五十名妇女学会制作珍珠白玉糕。

其实,手艺这东西,是一传十,十传百的。看上去是五十个人学会制作珍珠白玉糕,其实很快就传得全城的人都会做。

在这五期“余庆训”中,其中有两期是收费的。那是富贵人家花钱请家中的仆人来学,或者是其他土特产店、食店的人派人来学的。小巧定的标准是每个前来学习的人收两百文钱,还是有不少人要来学。

如果不是小巧后来主动叫停“余庆训”,这个培训恐怕得要开展两三个月。“李福记”的名气本来就很大,经过这次“余庆训”,整个崀州大街小巷,老弱妇孺,就没有不知道“李福记”的。

这天下午,张韫踱步来到“李福记”喝茶,谈起小巧和县衙门联手举办“余庆训”一事,大加赞赏:

“小巧,你真是厉害,表面上看上去你是亏了,但实际上谁也没有你赚得大啊!”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啊,张韫,你要知道,贵秀天天去教这些人,可是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的。我这么卖力去做事,你竟然还怀疑我……”

小巧和张韫两人说话,早已没有隔膜,说起话来也就很随意。

“哈哈,你瞒得过别人,瞒不过我呢!小巧,你这次,真是打得一手好牌啊!”张韫由衷感叹,“你这么一做公益,州县谁人不知李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