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两人吃饭最不好点菜,三人吃饭还稍微好一些。如果有四五个人以上,那就更好点菜。
“孙诚,把我们崀州来的那几个伙计也一起叫上,人多吃饭气氛好一些。”张韫吩咐。
一行人浩浩****地去到涌洲有名的鱼香楼,这个酒楼是以吃鱼为主,推崇一鱼多吃。
去到鱼香楼,小巧看到里面人头涌动,不少人都围着大圆桌在吃着热气腾腾的鱼,鱼的鲜味弥漫整间酒楼。
一行人找了一张靠近窗户的桌子,孙诚跑去点了一条鱼,很快回到桌旁。他告诉张韫等人,点了一条十多斤的鲩鱼,很快就可以上桌。
不一会,好几个盘子端了过来:鱼的骨肉已经拆开,鱼头和鱼尾一盘,鱼腩一盘,切成薄薄一片的鱼片一盘……
最让小巧感到意外的是,这家鱼香楼吃鱼的方法,竟然和前世吃火锅的吃法很相似:店里的伙计端来一个小小的火炉,火炉里有燃烧得正旺的木炭,一个陶锅放在小火炉上。
陶锅里盛放的,正是涌洲出产的小米,一粒粒洁白的小米在陶锅里煮熟,沸腾。很快,陶锅里米汤弥漫这淡淡的米香,这就是鱼香楼的特色,用米汤做汤底吃鱼。
孙诚把鱼头鱼尾直接丢进汤底里,慢慢地,陶锅里面熬出奶白色的鱼汤。等到里面的汤底翻滚时,鱼片倒进去陶锅里,鱼的鲜味和香味,很快就勾起大家肚子里的馋虫。
“来,尝尝涌洲的特色吧!”孙诚请小巧开筷。
厚薄均匀的脆肉鲩片,在淡淡米香的锅底里不断滚烫,卷缩后的鱼片,更加显得结实紧致。
小巧毫不客气,她拿着筷子,夹了一块鱼片,吃到嘴里,发觉鱼片还真的味道鲜美,还有淡淡的米香。这种吃法,她还是第一次,很好奇,也觉得味道独特。
清脆爽口的鱼片,没有骨头,骨头早已让厨房的师傅剔除,吃起来可以大快朵颐,不用担心刺到喉咙。小巧还真的没有停下筷子,接连吃了好几块鱼片。
只可惜,用来醮鱼片的只有酱油,还是要有一些其他风味的酱汁,那就完美!“如果自己以后开酒楼,一定要让厨房做出各种各样的酱汁,满足不同口味的需要。”小巧心里暗想道,比如海鲜酱、沙茶酱、黄豆酱、花生酱、指天椒、香菜、蒜蓉、芹菜粒、姜蓉、豆腐乳……反正这些也值不了几个钱,却能丰富鱼的味道,满足舌头的味蕾需要。
“小巧,不用吃得太急,我们还有菜没上呢!”张韫来涌洲吃过好几次鱼香楼,也就好心提醒小巧。
“是嘛!那我还真是一个喜欢美食的人呢!本来我想多吃一些的,你这么一说,我很是好奇,后面还有什么好吃的。”小巧放下筷子,总算歇息了一会。
“涌洲最有名,最拿得出手的就是鱼,这里的鱼都是在湖里养的,有的鱼还是养了几年的大鱼,今天我们还真幸运,能买到一条十多斤的鱼。张掌柜和李大夫一来涌洲,我们也有口福啦!”
孙诚说这话时,显得很真诚,一点也没有拍马屁的样子,可其实就是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