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你别生气哦!我们还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嘛!而且,你前段时间又是去京都,又是忙州县工地的事,半个月也难得回一次镇上。我就是想和你说这事,也找不着你啊!”秀兰见小巧起,连忙解释。
“没事的,二嫂,看到你们这么能干,我心里高兴着呢!怎么可能会生气!”小巧确实没生气,刚才问秀兰他们,只是想知道他们心里的真实想法。
“今年做板鸭的鸭子,都是秀英的男人养的鸭子。我想着明年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多让一些村民养鸭子,然后在过年前做更多的板鸭,在州县的土特产店卖呢!”秀兰知道,州县的李福记土特产店,简直就是一个聚宝盆。镇上随处可见的香菇木耳,在那里居然卖起高价来。
“我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只是今年确实太多的事,一下倒是忘记这事了。二嫂,以后镇上的事情,你多用用心,自己拿主意就好了。”小巧真诚地说道。
“好!你信得过我,我一定会把事情做好!”
秀兰和小巧是妯娌,也在一起做事这么长时间,两人之前已经很有默契。只是,秀兰做梦也没有想到,她和小巧做板鸭的这个决定,后来竟然写进《崀州州志》:“老龙所产稻鸭,鸭嫩而肥,脆之,渍以茶油,日久鲜红而味美,崀城甚贵之。”
当然了,那是后话!不过,崀州板鸭,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那是真的。
“北风起,板鸭香。”在之后的几年里,每年冬季,崀州的乡民便用自家养的毛鸭子进行加工,采取粗盐腌泡,在阳光下自然晒干,制成板鸭,然后挑到市场上卖。
冬天的崀州,到处都是板鸭的浓香,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能看见家家户户的门前或屋顶晒着的板鸭。
崀州板鸭,渐渐成为崀州标志性的土特产。当然了,卖得最好的,依然是“李福记”板鸭。
“二嫂,你给我留了几只板鸭啊?”小巧吃了一块瘦的板鸭,满嘴都是香味,问秀兰道。
“我想着你朋友多,也就多留了一点,一共留了二十只呢!”秀兰回道。
“嗯!谢谢你,二嫂。”秀兰能有这份心,可见自己在她心中的地位,那是很不一般的,“明天,我还三饼回一趟碧水湾,看一看爹娘,给他们送年。二嫂,你回去吗?”
“给爹娘送年?”秀兰第一个反应就是,自己没有听错吧?小巧居然回去碧水湾给两位老人送年?
送年是老龙镇的一种风俗,就是在临近过年的时候,晚辈买上年货,去看望长辈。一来,是送点年货给长辈。二来,也是趁这个机会,看看老人家的身体是否健康,给长辈送去关怀和祝福,所以称之为“送年”。
最常见的,就是出嫁的女儿回到娘家给爹娘送年。小巧和三饼现在也算搬出来镇里住了,他们回碧水湾送年,也属正常。
只是,小巧不是说过,除了两个老人离世,不再理他们吗?秀兰的心里有点不理解小巧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