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归!”
“哈哈哈,钟爱卿一语中的!”
御厨的手艺的确好,不过由于皇帝素来节俭,很多厨子的拿手菜都好多年没做过了。
于是天子给了机会,让他们到大明楼尽情发挥,又有辣子和味精助力,御厨们个个都感到厨艺更上一层楼了。
缓缓站起身,崇祯面带笑意:
“朕在此告诉各位,所谓油泼辣子,其实便是番椒制成!
番椒有祛湿御寒之功效,夏秋之际与酱醋作凉拌菜肴口感舒爽,春冬两季用其制作汤锅,与涮羊肉类似,可让人酣畅淋漓!
朕已命宋侍郎在官地培育出番椒种苗,不出两个月便会丰收,明年会向民间大力推广!
而那味精,则是从面粉中提取,其工艺较为繁琐,比在盐水中提纯精盐更复杂,酒楼菜品鲜香异常,味精乃一大功臣!
然此物尚在改进产量有限,科学院暂只可供应大明楼,待工艺成熟之时可惠及千家万户!
其做菜用量与食盐相当,售价最多比食盐高两三倍而已!”
众人似懂非懂点头,用量不多价格也不贵,能给菜肴增鲜可真是稀罕物啊。
皇帝一番科普让臣子兴趣更浓,也算给辣椒和味精打了个莫大的广告。
“今日朕邀请诸位来此,除了庆贺大胜让群臣领略美味,还要展示我官地之产物!
昨日朕就给阁臣尚书们说过,番薯土豆乃大明重要口粮,于灾荒年可救百姓性命。
此二物传入大明已数十年不等,产出比小麦稻米高出若干,今年官地和种植之府县长势良好,两个月后必定丰收!
然我大明百姓并不熟知栽植技术,也不懂得其食用之法,过往官府征粮亦不征收此二物,故一直得不到推广。
今日朕要让诸位看一看尝一尝,此二物烹饪方式甚多,配以先前朕说的番椒、味精之类,一旦吃上定会爱不释手!”
圣上口口声声说这两样东西好,有的人曾经见过或听闻过,可那就是低贱之物啊。
不少人面面相觑,听说那两玩意儿尤其番薯吃后会腹胀难耐,连底层百姓都非常不屑。
今日竟然可以登上大雅之堂,还被天子吹捧得高大上,不禁充满了更多期待。
“尚膳监何在!”
“奴婢在!”
尚膳监掌印太监上前躬身。
“御厨们准备得如何了?”
“回皇爷,一切妥当,可随时观摩!”
“甚好,那朕就带领百官与各界人士现场观摩!”
“奴婢遵旨!”
一排排长长的案板、锅灶摆在街的另一端。
事务司赶忙整顿队伍,随天子有序参观部分菜肴制作过程。
崇祯走在最前面,亲自担任向导和美食解说员,数十礼官则充当传声筒。
“诸位,此黄色之物便是土豆,红色之物便乃番薯。”
指了指案板和箩筐里洗干净的食材,崇祯还顺手拿起两个,朝众人展示。
前日就命宋应星把土豆番薯每样运了一千多斤来,昨日还在此地安排过一番。
这场秀须秀出特色,让人刮目相看,尚膳监与酒楼方面准备得井井有条。
“此二物尚有近两月才到收获季,故个头略微偏小,然依朕看来亦比民间所种更为饱满,这便是种植技术所致......”
崇祯滔滔不绝,边说边缓缓朝前挪步。
只见案板前御厨在将土豆和红薯进行削皮,有的随即将其切块切丝。
还有御厨用红薯粉连同肉块进行拌合,大家都井然有序。
而前方一大片蒸屉区正冒着白烟,御厨将已经蒸熟的红薯卸了两屉下来供人参观。
这便是最简单的烹饪法——蒸红薯。
“此物可炒、可炖、可蒸、可红烧,可单食,亦可与肉类同烹,土豆亦是如此。
要论烹饪法至少有十余种,可作为菜品亦可充当主食,主要以各人喜好而论。”
皇帝在说,臣子们只有听的份,都把这些话记入了脑海。
接着走到油炸和烤制区域,御厨们熟练地将土豆放入油锅之中,吱吱声连绵不绝。
旁边数个大盆里还摆着刚炸好的土豆条,飘出的香味简直让人直流口水。
而用砖块搭建的临时炉灶旁,则摆着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