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可能。
好像他们明明身处同一空间,却在不同的维度,所以不管小孩怎么走,都不会靠近叶恒他们。
小孩走的满头大汗,似乎也发现了这个事实,他是在做无用功,所幸也放弃了,只是默默的看着,稚嫩的双眸逐渐被震撼还有惊讶所取代。
今晚所看到的内容,绝对能够颠覆他的整个人生,甚至对他未来的道路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不过这些都是会后话了。
实际上,小孩和叶恒还真的不在同一维度,他虽然也在主殿里面,因为受到了灵气还有香火气息的影响,看到了叶恒映照神话场景所产生的异象。
小孩身上并没有灵气,自然无法和这其中的事物产生交集,准确来说只是个看客而已,就像当初飞机上的那些乘客一样。
同样的,映照神话里面的事物也不能影响他,不过此地如此浓郁的灵气,也算是洗涤了他的身体,冥冥中也有偌大的好处,也算是一个机缘了。
叶恒自然也感应到了小孩的存在,不过由于他对自己造成不了任何影响,所以并没有理会。
仙音不断,长河流淌,盛会也逐渐到了尾声,一众仙家也起身行礼告辞。
随着数道神光飞舞,这些人影纷纷远去,到最后只剩下叶恒还有西王母,以及她的坐骑九尾神狐。
那位崇高至上,面容和蔼的女神看向叶恒所在的位置,终于开口道:“小友所来可有何事?”
叶恒朝着西王母微微行礼,“但求大道,还请西王母能够指点一二。”
“如你所愿。”
西王母挥了挥广大的衣袖,好似彩云飘动,刹那之间无数灵气聚集于此,甚至改变了此地的空间,仙风浮动,树叶婆娑作响。
虚空中裂开了一道缝隙,似乎有什么东西被召唤而来,古老的卷轴虚浮在叶恒面前。
只见这卷轴通体翠绿,竟然不知用何种材质打造而成,散发着莫名的气息,上面刻满了晦涩难懂的图文还有字符,如同天书般存在,让人难以参详。
只一眼,叶恒就被吸引过去,觉得奥妙无穷,蕴含了千万种变化,就连他想要通读也十分费劲,开篇的第一句话就让他陷入了沉思当中。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这些字从上古留存下来,在这么多年的光阴浸染下,早已拥有了灵性,仿佛拥有了生命般,不停的流转运动,淡淡的金光缓缓穿行于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初读不识其中真意,细细揣摩之下,却有万般道理,看到后面的内容,叶恒愈发心惊,此卷轴里面蕴含的大道哲理,简直让他叹为观止,恐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消化吸收。
其中有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种种奥妙无穷的神通还有法术,篇幅虽短,但却内含天机之奥,外契人事之妙,全文通篇贯穿天道自然和谐。
西王母缓缓开口问道:“你可知此卷轴乃是何人书写而为?”
叶恒摇了摇头,最开始的时候他以为是西王母,东晋葛洪在《枕中书》中称其为元始天王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后所生之女,号曰“太真西王母”。
在世人的心目中,西王母就是调和阴阳,致召万灵,统括真圣的神祗,也擅长阴阳五行术数还有符文之类。
可是通观全篇下来,却和西王母所掌握的术法又有不同,似乎更加详尽一些,有点像把所有东西汇总得来的结果,其中还糅杂了个人的理解和认知。
虽然叶恒不知真正的作者是谁,但有点肯定,能够书写如此著作之人,必定虚怀若谷,心藏天下,乃是圣人也。
西王母开口道:“乃是轩辕黄帝。”
据说黄帝讨蚩尤之暴,咸所未禁,当黄帝归息太山之上,西王母遣使者授以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的真符,载其战略密诀。
并且命九天玄女授黄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细心研读了玄子之术后,遂克蚩尤于中原。
虞舜摄位佐尧治事时,西王母遣使授舜自玉环,舜即位后,又授舜以神州地图,遂使舜建功立业。在黄帝九州疆域的基础上,将疆域扩展为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