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古老的经文(3 / 3)

州。

叶恒心中划过一抹了然,“难怪如此。”

黄帝,又称轩辕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他生活在远古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717年至公元前2599年之间。根据史书记载,黄帝出生于姬水之滨,故以姬为姓。他出生时,有神光覆盖其母,预示着非凡之命。

若是他书写而成倒也合情合理,不过想来黄帝也是得到了西王母的指导。

西王母继而问道:“你可知‘机’之妙用何以盗天地,窃阴阳,夺造化?”

叶恒沉吟片刻道:“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

天道的自然运行,日月往来,阴阳升降,消息盈虚,必然会形成寒暑交替、昼夜晦明、春夏秋冬、风云雷雨等现象。

通过这些现象的升迁变化,就自然形成了品物万类,胎卵湿化,飞潜动植之万物。

天地人三才及万物暗合,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生养,相互感应。

事物之成败兴衰,生死存亡,吉凶祸福,天地与万物之间,万物与人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在这不知不觉中默契着相互偷夺,相互窃取,相互损耗。

但也正是如此,才形成了一个轮回规律,这便是万事万物能够运行的道理,但凡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恐怕这世间就要乱了。

叶恒看到一只轻盈的蜜蜂正在花蕊上采蜜,酿造出来的蜜却被人类获取,然而这些花朵却是人工培育,并且帮忙进行了授粉,才会盛开的如此艳丽。

人类虽然砍伐树木,开垦荒地,但是到了后面也在退耕还林,大修土木水利工程,何尝又不是一种意识的觉醒。

大自然十分慷慨给予人类馈赠,同样也会发动灾难,夺取无数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一种特别的平衡。

“辨天人合变之机,演阴阳动静之妙,可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了?”

西王母的话拉回了叶恒的思绪。

“机”是最微小的动,但可以导致最明显的吉凶结果,在这篇经文的上、中、下三篇中不同地点都有出现出现,其重点也各有不同,

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是敬仰神灵的有意支配,而是自然万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的定理。

人在把握天机、盗机的同时,要很好的掌握分寸和尺度,只有掌握发机、盗机的忖度,才能在杀机中盗取生机。

洞察自然万物变化之盗机,而加以合理改造运用,就像叶恒映照神话,练假成真一样,这些东西本不存在于世间,只不过被他用特别的手段现世。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只要能顺天时,察物情,追本溯源,就可以得到合理的改变。

看似不合理,一切又都在情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