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西域烽烟起 神枪定天山(2 / 2)

永乐大帝 焚琴煮鱼 1721 字 1天前

之计,将劝降信用箭射入城中,言明只诛兀鲁思帖木儿及其死党,余者投降免死,并可参与西域未来的开发,共享商利。

当夜,城内发生内乱,一部畏兀儿头人突然发难,打开城门。明军精锐趁势涌入,巷战持续一夜,刀光剑影间,喊杀声、惨叫声、金铁交鸣声响彻夜空。黎明时分,兀鲁思帖木儿被部下缚献军前,他的眼神中既有不甘,也有一丝释然 —— 这场抵抗,终究走到了尽头。

战事平息,周文渊的工作立刻展开。哈密城头换上了崭新的大明龙旗,阳光照耀下,金龙栩栩如生,仿佛在俯瞰这片重新纳入帝国版图的土地。

兀鲁思帖木儿及其核心党羽数十人被当众处决,首级传示西域诸部,以儆效尤。所有参与叛乱、抵抗明军的兵士及其家眷,共计两千余口,被逐一甄别,烙上 "罪" 印,押往凉州集中营,等待通往美洲的船只。凄厉的哭嚎再次响彻戈壁,成为归顺者最深刻的警示。

大明西域都护府正式挂牌成立,柳升暂兼都护,周文渊以钦差身份总理民政。下设伊州、西州等行政单位,流官迅速到位,开始推行与中原一致的政令法度。

河西贸易公司随即成立,招募商人,修复商路,设立官市。明军保障安全,朝廷提供低息贷款,吸引中原商贾前来交易丝绸、瓷器、茶叶,收购西域的玉石、马匹、葡萄干。归附的部落可在指定区域放牧、耕种,其产品可由贸易公司优先收购。

西域农垦集团的大旗立了起来,公告贴遍新城:招募中原无地流民、愿意西迁的百姓,由集团提供农具、种子、耕牛,三年免税,所垦之地永世为业!同时,利用股市募集的资金,西域建设投资集团开始规划建设新的城镇、道路、水利设施。

面对一些仍持观望态度的部落首领,周文渊设宴款待。席间不仅有中原美酒佳肴,更有清晰的利益规划:"诸位首领,过去你们夹在大国之间,朝秦暮楚,无非为部族求存。如今大明在此,商路畅通,尔等良马、牛羊、皮毛,何愁销路?子弟可入军营,可入学堂,前程远大。何必再做那刀头舔血的勾当?"

威逼利诱之下,大部分部落首领纷纷低头,表示愿遵大明号令。

数月后,一支庞大的船队从刘家港启航,船上不仅满载着丝绸瓷器,更押送着来自苗疆、蒙古、东北以及这西域的新一批 "罪役"。他们将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度过漫长的航程,最终抵达那片需要无数血肉去开拓的 "新土"。

柳升与周文渊站在哈密新修的城墙上,望着逐渐远去的车队和开始忙碌的屯田点。柳升感慨道:"周大人,你这软硬兼施的手段,真是厉害。这西域,怕是要真正姓朱了。"

周文渊微微一笑,指着西边更广阔的天地:"柳将军,这只是一个开始。都护府的长治久安,离不开将军的虎威镇守,也离不开这商贾往来、稼穑连绵。陛下和太子殿下要的,是一个真正融入大明血脉的西域。"

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映照在这片古老而即将焕发新生的土地上。帝国的西进战略,在这铁与血、犁与商之中,坚实有力地迈出了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