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将这般人才纳入朝廷,岂不是国家之幸?”
郑公子的发言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令在场的文人纷纷侧目。
一些原本中立的文人开始倾向于支持林诗雅的改革主张,他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未来科举改革后的美好图景: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开放的国家,一个能容纳更多人才的朝堂。
吴夫子和钱举人见状,脸色愈发难看。
吴夫子试图打断,但大势已去。
人群的注意力现在完全集中在郑公子身上,他已经成为年轻一代学者的希望灯塔。
他继续说道:“我们绝不能害怕变革。世界在发展,我们的制度也必须发展。如果我们拒绝创新,我们就会被抛在后面,被困在过去。”
林诗雅看着郑公子坚定的身影
她的心中有了更多的底气和希望。
然而,林诗雅也清楚,民间书院的态度是关键。
这些书院不仅是学术的中心,更是舆论的风向标。
如果民间书院支持改革,她的改革之路将更加平坦。
但这些书院的学者们,向来保守,想要说服他们,绝非易事。
夜风阵阵,火光摇曳。
林诗雅的目光坚毅,她心中有了决定。
她转身,步伐匆匆地离开了人群,前往各书院走访,心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