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眼神复杂,“当年你母亲难产而死,这块玉佩也随之失踪。如今却在刺客手中出现...” 他握紧拳头,“有人想借此事栽赃于你,挑起两国争端。”
与此同时,南乾使团驻地,萧砚之正对着烛火端详那半块玉佩。门被轻轻推开,一名黑衣男子躬身而入:“公子,玉册已妥善安置。只是那沈明昭,似乎比我们预想的更棘手。”
萧砚之将玉佩收入锦盒,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越棘手,才越有意思。告诉天枢卫,按计划行事。三日后的朝堂,定要让大胤好看。” 他望着窗外阴沉的天色,喃喃自语,“沈明昭,你究竟还藏着多少秘密?”
三日后,朝堂上气氛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旁,南乾使团身着华服,端坐在特设的席位上。萧砚之捧着空玉匣,向龙椅上的皇帝行礼:“陛下,盟约玉册失窃,南乾上下皆盼着陛下给个说法。”
皇帝面色阴沉,目光扫过下方:“太子,此事你查得如何?” 太子上前一步,朗声道:“回父皇,儿臣已查明,玉册失窃乃南乾自导自演的闹剧!” 他抬手示意,两名禁军押着一名工部官员上殿。
“此人勾结南乾暗卫,偷走玉册并嫁祸他人。” 太子展开证据,“这是他与南乾往来的密信,还有藏匿玉册的地点。” 萧砚之神色未变,淡淡道:“太子殿下仅凭这些,恐怕难以服众。”
就在这时,沈明昭突然出列:“萧使者,可还记得这半块玉佩?” 她举起玉佩,“此乃家母遗物,当年被南乾奸细偷走,如今却出现在刺客手中。敢问萧使者,作何解释?”
萧砚之盯着玉佩,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沈姑娘这是血口喷人。” 他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喧哗声。一名侍卫神色慌张地闯入:“启禀陛下!南乾边境突然增兵,似有进犯之意!”
朝堂顿时炸开了锅。皇帝拍案而起:“萧砚之!这就是你们南乾的诚意?” 萧砚之却不慌不忙,从怀中取出一卷帛书:“陛下莫急。这是我国陛下的亲笔信,只要大胤答应割让三州之地,便可化干戈为玉帛。”
沈明昭冷笑一声:“萧使者好大的胃口!不过,你以为这样就能威胁到大胤?” 她转头对皇帝道:“陛下,臣女愿领兵出征,定叫南乾有来无回!”
太子也上前一步:“儿臣愿与明昭同去!” 皇帝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沉吟片刻,终于道:“好!朕命你二人即刻整军出发,务必守住边境!”
当夜,沈明昭在军营中检查军备。萧砚之突然来访,这次他未带侍卫,只身一人。“沈姑娘真要与我南乾为敌?” 他倚着营帐,月光为他镀上一层冷霜,“你可知,这背后牵扯的,远不止两国之争。”
沈明昭擦拭着长剑,头也不抬:“萧砚之,无论背后有何阴谋,我大胤绝不让寸土。” 她抬头,目光如炬,“倒是你,若想全身而退,劝你早日回头。”
萧砚之大笑起来:“有趣,真是有趣!沈明昭,希望你能活到揭开真相的那一天。” 他转身离去,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沈明昭握紧剑柄,她知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随着大军开拔,边境线上战云密布。沈明昭与太子日夜操练军队,加固城防。而南乾那边,萧砚之也在紧锣密鼓地部署。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在这场较量中,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阴谋与阳谋交织,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沈明昭又能否揭开隐藏在背后的惊天秘密?而萧砚之,他看似步步紧逼的举动下,又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目的?
战鼓已擂响,寒风中,血色夕阳将天际染成一片猩红。沈明昭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南乾的营帐,心中暗自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定要守护大胤的每一寸土地。” 而此时,在南乾军营中,萧砚之正对着沙盘,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意,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