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南乾使者很刁钻(下)(3 / 4)

天狼诀2 风流萧书生 4410 字 1天前

着积雪匆匆穿过回廊,檐角垂落的冰棱在她经过时轻轻摇晃,发出细碎的脆响。方才御书房那场对峙,南乾使者萧砚之提出的 “以诗论政” 之局,此刻仍像根银针般扎在她心头。

    “小姐,枢密院送来的密函。” 贴身侍女阿夏候在暖阁外,冻得通红的手指将密信塞进她掌心。沈明昭展开泛黄的宣纸,潦草的字迹在烛火下泛着诡异的青蓝 —— 是用秘法调制的显影药水写成的情报。

    “南乾暗卫已渗透京城?” 沈明昭瞳孔骤缩,信纸边缘晕开的墨痕在她指尖洇成深色。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守夜的侍卫高声通报:“启禀郡主,萧公子求见!”

    雕花木门被推开的刹那,寒风裹挟着雪粒灌进屋内。萧砚之玄色锦袍上落满霜花,腰间玉牌在暗处泛着冷光。他负手而立,狭长的丹凤眼扫过桌上未及收起的密函:“沈姑娘深夜研读兵书,倒比寻常闺阁女子有趣得多。”

    沈明昭不动声色地将密函折起藏入袖中,淡淡笑道:“不过是些闲书罢了。萧公子深夜造访,莫不是为明日诗会的题目?” 她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掠出暖阁。

    庭院里,三名黑衣刺客横尸当场,喉间均插着淬毒的银针。萧砚之蹲下身,指尖划过刺客袖口暗绣的云纹:“南乾天枢卫的标记。看来有人不想让我们顺利完成诗会。” 他话音刚落,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梆子声,整个皇城突然陷入一片漆黑。

    “不好!是调虎离山之计!” 沈明昭脸色骤变,提裙往御书房方向奔去。宫道上人影攒动,火把将夜色染成诡异的猩红。当她赶到时,御书房的门窗已被撬开,满地狼藉中,象征两国盟约的金缕玉册不翼而飞。

    “郡主来得不巧。” 萧砚之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手中把玩着半截染血的玉佩,“这玉牌,倒是和您腰间的那枚颇为相似。” 沈明昭低头,腰间的玉佩果然只剩半块,断裂处还沾着新鲜的血迹。

    “萧公子这是何意?” 她后退半步,手按上腰间软剑。萧砚之轻笑一声,将玉佩抛向空中:“南乾丢失重宝,本使自然要讨个说法。听说沈姑娘擅长诗词,不如以这失窃之事为题,作一首诗如何?若是答得上来,或许能洗脱嫌疑。”

    沈明昭望着空中翻转的玉佩,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叮嘱:“南乾使团此行,醉翁之意不在酒。” 她深吸一口气,吟道:“九重宫阙夜深沉,玉册蒙尘祸事临。莫道萧墙无暗鬼,须知明月照奸心。”

    萧砚之抚掌大笑:“好一个‘明月照奸心’!沈姑娘不仅诗才出众,胆子也不小。不过...” 他话音陡然转冷,“仅凭一首诗,可不够。” 话音未落,数十名南乾侍卫突然现身,将两人团团围住。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熟悉的身影破窗而入。太子手持长剑,剑身上还滴着鲜血:“萧使者这是要在我大胤皇城动武?” 他身后跟着数十名禁军,寒光闪闪的兵刃映照着众人紧绷的脸。

    萧砚之微微挑眉,作揖道:“太子殿下误会了。本使不过是和沈姑娘切磋诗艺,不想惊动了殿下。” 他话锋一转,“只是这玉册失窃之事,事关两国盟约,还望殿下给个交代。”

    太子将长剑入鞘,沉声道:“三日后,本太子自会在朝堂上给南乾一个答复。在此之前,还请萧使者安分守己。” 说罢,他示意禁军退下,转身对沈明昭道:“明昭,随我来。”

    偏殿内,烛火摇曳。太子从袖中取出一卷密图,铺在案上:“这是暗卫连夜绘制的京城布防图。南乾此次来势汹汹,怕是早有预谋。” 他指着图上某处,“你看,他们的暗桩竟设在了工部。”

    沈明昭凑近细看,倒抽一口冷气:“难怪工部近期的粮草调配总是出问题!原来如此...” 她突然想起什么,“太子殿下,方才萧砚之拿出的玉佩,似乎是...”

    “是你母亲的遗物。” 太子打断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