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糊涂啊,月经也是经啊!(5 / 8)

人,那就更多了。

没人不希望能够听王多鱼讲课,只因为杨念真他们七大弟子的论文都已经发表了,大家都能够看得到,谁不希望成为下一个马克西姆呢

然而,哪有那么简单

很多人天赋不行,努力来凑,但依然很困难。

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王多鱼的亲自指点,可惜他从来没有教过基础课程,想要旁听都不行。

因此,即便是月度数学分享,他们也趋之若鹜。

每次月度数学分享,内容深浅不一,因为大家提的问题,难度系数都不一样。

所以,只要还希望能够在数学一道走得更远,那就会继续来听课。

当然了,现在已经是一九八三年三月,从八零年年底开始的访学交流团,到现在也已经两周年零两个月了。

以前的那些硕士也差不多毕业了,博士也应该找到工作了。

这时代的硕士博士,那都是精英教育,毕业时间可不会拖个五六七八年。

已经毕业的这些老外们,有部分已经离开了哈工大,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在了哈工大,或者是进入了冰城高等研究院,亦或者跑去搞数学应用层面的工作了。

然而,还有更多的人来到了哈工大,以及这些还没有放弃数学的人,依然想要继续进步。

毕竟不管是在哈工大,还是在冰城高等研究院,想要涨工资,那都是需要有科研成果啊。

那如何让自己进步更快呢

坐在大礼堂第二排位置的爱德华威腾,已经用亲身经历给出了答案:来听王多鱼的课,就是进步的捷径之一。

王多鱼步入大礼堂的时候,今天这里已经来了不少人。

整个大礼堂并没有坐满,但也超过了百分之七十的位置都有人。

三千人的大礼堂啊,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上座率,那就是两千人出头。

不算非常多,但绝对不算少了。

今天又是一次漫长的分享时间啊!

只是扫了一眼,王多鱼几乎可以肯定这一点,他的猜测,从来不会出错。

事实证明,他猜的没错。

从下午两点开始的分享,到下午六点半,都还没结束。

从纯数学领域的数论、代数几何、拓扑等数学分支,然后到物理数学相关的弦理论、拓扑量子、镜像对称等等。

因为不仅仅只是爱德华威腾一个物理学教授,还有不少相关的物理学硕士博士,他们这些人也有自己的问题。

而这样的交流,对王多鱼本身来说,也是非常有益的。

最起码,他对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相关理论的理解,又更深了一些。

王多鱼可从来不会小瞧这些硕士博士,不管他们是不是纯数学研究人员,只要他们真的认真思考过他们的问题,那么他们在提问的时候,就已经说明了一点,他们确实没办法解答这些问题。

在数学界,是非常崇拜天才的。

数学被称之为上帝的语言,对各学科的影响十分深远,尤其是物理学。

媒体上,王多鱼被人称之为数学皇帝,但他从来不会自视甚高,因为数学从来不缺天才。

比如高斯这位数学王子,很多人需要三年才能够学完的高中数学知识,人家高斯只是一个下午就玩了一遍。

没人敢保证,现在在大礼堂听他分享的人群当中,会不会出现一个突然顿悟的数学天才,然后给他提出来一个非常难解的数学问题。

比如冯诺依曼这位顶级天才,他在一次参加晚会的时候,宴会女主人心血来潮,决定要考考冯诺依曼这位顶级数学家。

题目是:两列火车相距一英里,以每小时三十英里的速度相向而行,与此同时,火车上有一只苍蝇以每小时六十英里的速度朝着另一列火车飞去。

当苍蝇飞到另一列火车时,它又迅速飞回来。

就这样一直往返飞行,直到火车相撞。

问:这只苍蝇一共飞了多少英里

其实这个题目,就是一个无穷极数求和的数学问题,一般人都是一次一次地计算苍蝇的飞行路程,然后把这些结果累加起来。

虽然不难,但是费时费力。

不过这个问题有一个技巧,首先计算出两列火车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相撞,这很容易计算出来,就是1分钟。

而苍蝇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