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前所未有的局面(求月票)(7 / 9)

是唐朝的十倍。”

    “这个时期的生产力进步幅度,也是历朝历代最快的。”

    “因为但凡慢一点,就养不活这么多的人。”

    “劳动力充足,生产力更加先进,促进了手工业的繁荣。”

    “大量的商品被生产出来,刺激了商业的蓬勃发展。”

    “尤其是海贸,在当时已然成为了支柱产业。”

    “大量商品通过海船被输送到海外,换回一船船的金银。”

    “朝廷通过海贸,获取了大量的钱财。”

    “手里有了钱,就可以维持行政体系的运转,就可以大批量的采购粮食赈济灾民。”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南宋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还能维系整个体系运转,没有因为分配端失效而亡国。”

    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都点点头,正如马钰所说,他们也想到了这一点。

    只是对其中的规律,了解的不如马钰这么清晰透彻。

    比如,劳动力和生产力共同作用,促使手工业发展,手工业发展刺激了商业发展。

    商业的发展又反过来给了更多人活下去的机会。

    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又一个相连的环,大家相互促进。

    他们也是经过马钰讲解,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而且马钰还将话题,绕回到了分配端这个问题上。

    让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了,什么才是分配端。

    马钰顺着刚才的话,继续说道:“再来说说元朝。”

    “元朝的不作为,让民间进入野蛮生长模式,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民间的积极性。”

    “而且因为元廷不管,宋朝的很多政策也在民间被延续了下来。”

    “比如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比如对湖广等地区的开发。”

    “也正是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才支撑了元朝的海贸繁荣。”

    “元朝灭亡,其实也是分配端出了问题。”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大多数百姓活不下去。”

    “但是和历朝历代不同的是,元朝是自己放弃了分配端。”

    “作为蛮夷,他们根本就没有家国天下的思想,也不愿意承担应有的责任。”

    “他们拿了钱,想的不是如何维系体制健康运转,而是拿去享受。”

    “到了最后,他们干脆连富人也一起抢。”

    “让富人和百姓都活不下去,大家一起站起来造反。”

    “可以说,元朝灭亡属于求锤得锤。”

    朱元璋不禁颔首道:“元朝失之以宽纵。”

    马钰摇头说道:“我倒以为,他们失之以愚昧。”

    “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国家是一个体系,是需要维系的。”

    “但凡他们有那么一点这方面的意识,都不可能完全放弃分配端。”

    “其愚昧,堪称历朝历代之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