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三四十分的高度。”
“相对于中原的七十分而言,自然不值一提。”
“可在辽东,他们已经是霸主。”
“关键是,他们拥有了统一的族群意识,变得非常坚韧。”
“汉朝屡次征讨高句丽,好几次都差点将他们打的亡国。”
“最严重的一次,是曹魏派遣毌丘俭二次征讨高句丽。”
“这一战将他们所有的城池全部摧毁,人口也杀的十不存一。”
“换成其他蛮夷政权,基本上就覆灭了。”
“可高句丽依然靠着他们浅薄的文化,维系着族群认同。”
“然后凭此聚拢遗民,完成了再次复兴。”
“但经历过这次灭国之灾,高句丽国力十不存一,成为了一个小国。”
“慕容鲜卑也就在这个时候崛起。”
“慕容鲜卑是游牧和渔猎的结合,本来他们也不强。”
“但永嘉之乱数十万汉人逃往辽东,加入了他们部落。”
“这些人中的读书人,将自己的文化传授给了鲜卑人,工匠将技术传授给了他们。”
“这一波,就将鲜卑的文化制度和技术,提高了五六十分的高度。”
“于是他们迅速崛起,先是征服高句丽称霸辽东,然后入主中原建立了燕国。”
“燕帝慕容隽集结百万大军,意欲吞并东晋,只可惜出兵前夕病逝了。”
“后来的南北朝,鲜卑人也是重要的棋手。”
“只是他们全面拥抱汉家文化,慢慢的自我汉化了。”
“到隋唐时期,鲜卑人彻底融入了汉人群体。”
常遇春摸了摸下巴,这鲜卑怕不是有大病吧。
李文忠自然不会这么想,这段历史其实他是知道的,所以并不惊讶。
只是他没想到,鲜卑人强大的背后,竟然能牵扯到这么多的东西。
按照马钰的说法,他们结合了游牧和渔猎的长处。
既拥有强大的骑兵,又拥有一定的文化制度,还拥有弱化版的技术,能攻城略地。
难怪能创下偌大的基业。
朱元璋更是一点就通,甚至已经触类旁通,想到了契丹和女真为何强大了。
但他依然没有说话。
还是那句话,自己的想法归自己的想法,先听听马钰怎么说。
看他说的和自己想的有没有不同。
说不定他就说出什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了呢。
马钰停了一下,才接着说道:
“这会儿的高句丽反倒没什么可说的了。”
“他们其实也已经开始汉化,到隋唐时期汉化程度已经很高了。”
“隋炀帝三征虽然失败,但也将他们打的重伤。”
“用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恢复元气,又被唐太宗给打的濒临死亡。”
“这次唐朝没给他喘息的机会,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