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独属于华夏的经济学(3 / 6)

,现在你选往哪个岔路走?”

    朱标毫不犹豫的说道:“选只有一个人的岔路口。”

    马钰问道:“难道五个人的命,就比一个人的命重要吗?”

    “你凭什么为了那五个人,选择牺牲一个人?”

    朱标解释道:“那是五条人命,为了多数人我只能牺牲那一个。”

    马钰说道:“看,这就叫管理学思维。”

    “从纯理性的学术思维来说,生命是无价的,不能用数量来比较。”

    “你不能打着任何幌子,去牺牲某一个人的利益。”

    “但人不可能纯理性,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天然会给每一样物品都标注价格。”

    “面临选择的时候,肯定优先保护价值更大的,牺牲价值小的那一方。”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思考,五个人的命,就是比一个人的命更值钱。”

    “小到管理一个作坊,大到管理一个国家,都是如此。”

    “变革也是如此,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成全大多数人的利益。”

    “只要能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社会结构就不会崩塌。”

    朱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懂了,正如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

    “让有钱的人出更多的钱,来补偿大多数人。”

    马钰摇摇头,说道:“道理类似,但不完全一样,管理学远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

    “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如果一条岔道上躺的是五个穷人,另一条岔道上躺的是个权贵。”

    “你会选择压哪边。”

    朱标顿时不说话了,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该怎么选。

    感性告诉他,五条人命比一条人命值钱。

    可是理性却告诉他,压死权贵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压死百姓赔点钱就完事儿了。

    这个答案让他感到羞愧,一时间不敢说出口。

    马钰也没有指望他给出答案,直接说道:

    “这就叫政治管理学,要衡量的东西更多。”

    “你是太子,未来的大明皇帝,必须要具备政治管理学思维。”

    “否则,这碗水你是端不平的。”

    朱标缓缓点头,说道:“我有些懂了,我爹肯定不具备这种思维,该怎么办?”

    马钰说道:“不用担心你爹,他是不一样的。”

    朱标好奇的道:“哪里不一样?”

    马钰回道:“你爹牢牢的掌握着刀把子,随时可以掀桌子。”

    “党派太多,党争太严重?”

    “直接推倒重新建立一套就可以了。”

    这次朱标没有再反对杀人,毕竟从政治管理学的角度考虑,这确实是比较省事的办法。

    但他也有新的顾虑:“将人都杀了,谁来管理国家?变革怎么办?”

    马钰说道:“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大明拥有几百万读书人,只要选拔制度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