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父与子的对话(1 / 3)

杨公公宣完旨后,借着回宫复命的理由,婉拒了吴道子留下吃些茶水的邀请。

带着吴道子给的两千两辛苦费,直接回到了宫中。

此时的陛下已经与萍郡主用罢了午膳,在御书房里批阅着奏章。

杨公公正跪在地上,而他的御案上,呈放着两千五百两银票,这正是吴道子和吴晴给他的“茶水钱。”

“起来吧,多大点事!

也值得你跪在这里向朕禀报。”

杨公公边起来边向陛下说道:“这老奴作为陛下的奴才,没有陛下的准许,自然不敢收受这如此巨额的财物。”

他这么一说,倒是把陛下逗乐了。

陛下随手把手中刚刚批阅完的的奏折

“呦!

那你的意思是。

那些不算巨额的,你就敢接受了?”

这话从陛下嘴里说出来,算是风轻云淡。

但是却重如泰山般的砸向杨公公,让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连忙重新跪地。

口中高呼陛下恕罪。

“起来吧,怎么又跪下了。

朕没那么不近人情。”

杨公公这才如释重负的又重新爬了起来。

“你作为朕的执法笔太监,自然会有人奉承你,巴结你。

这也没什么。

这些巴结你的人无非就是想打探打探朕的喜怒。

知道朕为什么这么多年独独就留你在身边伺候吗?”

杨公公连忙说道:“回皇上,因为奴才机灵,懂得皇上的心思,能为皇上排忧解难。”

陛下陛下摇了摇头。

“因为你懂分寸,知进退,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杨公公又重新跪倒在地口中大声说道:“奴才谢陛下夸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陛下一乐。

挥手说道:“下去候着吧。”

杨公公急忙的连跪带爬的向门口退去。

“等一下。”

陛下说道。

杨公公一怔,随即额头上的汗也慢慢流了下来。

他抬起头看着陛下。

见陛下没有丝毫看着他的意思,他这才重新放下心来。

陛下又重新拿起一本奏折,头也不回的说道:“把你的银票拿走。”

杨公公这才站起身来,说了一句遵旨,将御案上的银票拿走,去御书房外候着。

刚出御书房的大门,他就连忙的擦了擦自己额头上的汗。

看来他是赌对了。

平日里,这钱数额巨大,要是平日里拿着官员孝敬的,拿了也就拿了,可是偏偏这两张是京畿处吴家的那两位赏赐的。

这要是不向陛下报备。

恐怕日后对自己不利。

这天大地大,陛下最大,陛下让你你贪的,那就没事。

想到这里,杨公公的嘴角露出一副得意的笑。

吴道子今天非常高兴,甚至连整个吴府的人都得到了赏赐,他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消失过。

不仅如此,就连吴晴本人,也是第一次看到父亲这样的表情。

毕竟,她被封为三品男爵,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成就。

尤其是对于一个还未满17岁的少年来说,这个荣誉在整个南国乃至整个天下都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奇怪的事情生了,这次的圣旨并没有像上次封吴晴为员外郎时那样被放置在吴家祠堂,而是被送到了吴道子的书房。

一同进入书房的还有吴晴。

“你倒是瘦了些。”

这是吴晴回国后第一次听到父亲对自己表示关心。

她礼貌地向父亲请安,并回答道:“谢谢爹爹关心,儿子一切安好。”

“怎么样,北国一行。

还习惯吗?”

吴道子给吴晴倒了一杯他喜欢的茶,然后把茶壶放在一旁的炉子上温着。

看得出来,这场父子间的对话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吴道子的这句问话显得有些多余,因为他对吴晴在北国的经历了如指掌。

“北国行,大不易。”

吴晴回答道。

父子俩只说了这两句话,便陷入了沉默之中。

书房里的气氛变得异常安静,让人感到一丝诡异。

过了片刻,终于还是吴晴打破了沉默。

他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父亲,我有些事情想要问你。”

吴道子正专注地给茶壶里续水,随后重新将茶壶放回炭火之上。

“问吧。

将你这一路上所有的谜团都问出来。”

他语气平静地说。

在得到吴道子的同意后,吴晴竟然一时间不知道从哪开始问。

见吴晴没有开口,吴道子说道:“怎么,不知道从何开口?”

吴晴点了点头。

他想问的太多。

又怕答案并不是自己想知道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