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吴道子也不和他再开玩笑,而是说道:“既然你不知道从何开口,那就我先说。”
吴晴没想到这次父亲会如此的直接。
他便听着父亲是怎么说的。
吴道子先将杯中的茶拿在手里,感受了一下温度,现水温刚刚好,于是一饮而尽,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谈话润润喉咙。
紧接着,他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放在一旁备用。
吴晴则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父亲,期待着他接下来要讲的话。
吴道子思考片刻后,缓缓说道:“那就从你出京的时候开始说吧。
先说说这个假银票案。
其实,从这些银票被印制出来的第一天起,京畿处就已经掌握了相关信息。
确切地说,他们对每一张银票的去向和使用情况都了如指掌。”
听到这里,吴晴不禁瞪大了眼睛,心中涌起两个疑问。
一是京畿处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情报能力;二是既然他们早已了解情况,为何不立刻采取行动将罪犯一网打尽呢?
“那么,京畿处为何不直接动手?难道仅仅是为了让我经历这次试炼吗?”
吴晴疑惑地问道。
吴道子轻轻摇了摇头,眼神深邃而凝重地看着吴晴:“自然不全是,锻炼你只是其中一个目的,更重要的是,目前这个事件的时机尚未成熟。
如果完全由京畿处出面处理此事,那么顶多只能查到范冰清为止,无法深入调查。
一旦继续追查下去,牵扯到太子,我们极有可能被反咬一口,被指责与他人勾结,蓄意陷害太子。
这样一来,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这件事情绝不能由京畿处主动揭露。
否则,后续的展可能会引陛下对京畿处的猜疑和不满。”
听到这里,吴晴心中一动,他聪明过人,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深意:“父亲,难道您所说的‘后面的事’和‘陛下的怀疑’,与那张模板有关?”
吴道子微微颔,表示肯定:“没错,关于前户部尚书范冰清暗中将银票模板运出京城一事,我早已心知肚明。
事实上,京畿处对此也早有察票,但却故意放行,没有阻拦。
若不是京畿处在背后操纵,凭范冰清的本事,他又怎能轻易将模板运出京城呢?”
吴晴不明白,他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这么做,他有些联想到其他的事情。
“所以父亲,故意让这件事扩大,让我查到假银票和倭寇有关,从而借这倭寇的事,引起闽南的事…”
说到这里,吴晴猛的想到了什么…“父亲…闽南的事情…你一开始也知道?”
吴道子看着自己儿子惊讶的模样。
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不错,闽南的事,我也事先知道,但是常坤屠村,却是我属实没有料到的。”
此时吴晴的表情有些微妙,他说道:“如果京畿处早些出手,那些人…整个村子的人,或许就都不用死。”
此时的吴晴想起了毛孩,想起了被常坤屠掉的整个村子。
吴道子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只是。
太过于善良,这些在他眼里,则是妇人之仁。
“我承认,我得为这些人的死负责。
但是,就算是提前知道结果,我也还是会像现在这样做。”
吴道子的话语坚定,似乎这件事情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他的做法。
吴晴不解的问道:“为什么?”
他不理解一向看上去喜怒不形于色的父亲会这么不把生命当回事。
“因为这些事必须要有严重的后果,常坤的做法,确实灭绝人性。
但是就是因为这样,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闽南的事才会被更加的放大。”
吴道子虽然说常坤灭绝人性。
但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声音,却是毫无波澜。
此时吴晴的心里有一种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感觉。
虽然类似的事情,无论是从小的道听途说,还是翻阅史书典籍。
等事情在自己身上生的时候。
才切实体会到这种无奈的感觉。
“做大事总会有人牺牲。
你日后会明白的。”
这是吴道子的说出的话。
吴晴能明白,但是并不代表他能接受。
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吴道子也知道自己儿子的想法,他并不在意,因为在他像吴晴这么大的时候,和他的想法一样。
所以他也不在这个问题上再多做争论。
而是接着说道:“可以说,太子的这些事,包括范冰清在户部做的这些勾当,以及常坤在闽南倒卖军需的事情,我都知道。”
这次吴晴没有惊讶,他是当事人,自然能能察觉到京畿处似乎在其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吴道子接着说道:“我只是在他们的局中,又做了一个大局,将他们这些事,都串联并利用起来。
而我串联起这些事,只为了达到几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