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太子被俘(2 / 3)

京畿处,自然要熟悉军方和军队里的那套流程。

没有比去军队更直接的方式。”

吴晴仔细的打量着自己的父亲。

“父亲,你说实话。

这里面有没有你的推波助澜。

或者…”

吴晴顿了顿…“或者有没有你的…计谋。”

原本吴晴是想说的是阴谋,但是想了下,还是换成计谋。

吴道子喝了口茶。

很诚恳笃定的说了四个字。

“自然没有。”

“朕这么安排,你觉得怎么样。

不会觉得你刚刚回宫,朕又将你支出去,心里怨恨朕吧。”

今天难得陛下这个点不在御书房,而是在养心殿。

今天养心殿的晚餐比迎接萍郡主回来还要丰富和精致。

“陛下说笑了,萍儿听从陛下安排。”

在没人的时候,徐萍还是习惯叫皇帝陛下。

一旁的杨公公,按照陛下的意思,将徐萍喜欢吃的菜都夹在她的碗里。

“算算时间,白枭已经走了十六年了。

在朕的心中,他始终是我南国的支柱。

这次去西蛮,你替朕好好祭拜他。”

“在京城,朕每年都会去和他聊几句,但是毕竟这里是他的衣冠冢。”

多年来,徐萍在宫里的生活,和身边无时无刻不有人监控着,早就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

她只是轻轻的说了谢陛下。

待陛下走后,她紧紧的握住了,吴晴给她的,属于自己父亲的狂狮铁战令牌。

眼眶里的泪,止不住的流下。

闽南军营今天处处都弥漫着胜利的喜悦。

营区各处的篝火早早燃起,橘红的火光映着兵卒们疲惫却明亮的脸。

有人正用布巾擦拭着心爱的兵器,刀刃上的寒光在火光中一闪一闪;有人围坐在一起,将缴获的小玩意儿在手中传看,高声讲述着自己在战场上如何斩杀敌兵;还有负责炊事的伙夫,正从大铁锅里舀出热气腾腾的肉食,浓郁的香气顺着晚风弥漫开来,引得周遭兵卒纷纷伸长脖子,粗哑的催促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

受伤的兵卒靠在营帐边,军医正小心地为他们更换草药,虽疼得龇牙咧嘴,却仍侧耳听着同伴们的欢闹,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

远处的马厩里,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时不时出一声响亮的嘶鸣,蹄子轻轻刨着地面,享用着兵卒额外添上的草料。

整个军营,仿佛被一股炽热的情绪包裹,连空气中都飘着酒气、肉香与畅快的笑语,暂时驱散了战争的残酷与阴霾。

此时刚刚巡视完营区的太子,随手将自己的佩剑丢给了前来迎接的侍从。

然后其他的侍从赶忙过来给太子卸甲。

“哼,什么倭寇,哪有传闻中那么可怕。

我看就是些乌合之众。

来闽南这么多天了。

本宫未尝一败,今天又是一场大胜,看来用不了多久,本宫就能大胜而归了。”

太子在这些侍从的一阵溜须拍马中,沐浴更衣。

在营区最大的营帐中帐内,太子沐浴后穿着宽松的服袍,此刻正稳坐中军,下第一位就是兵部侍郎李响,两侧则是闽南沿海的部将。

太子案台上,自己带的御厨制作的精美食物,与其他人案台上粗制的大块肉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太子的落座,几名将领与近臣便围了上来,脸上堆着虚伪的笑意。

左将军率先拱手,声音洪亮带着几分激动:“殿下此战调度如神,那‘声东击西’的计策,直教敌军尾不能相顾!

末将征战三十载,从未见这般精妙的战阵,将来殿下登临大位,定能扬我国威,震慑四方!”

一旁伺候太子的侍从也躬身附和,语气满是赞叹:“将军所言极是。

我在后方观阵,见殿下亲率精锐冲破敌阵时,银甲在日光下如神兵降临,军中士气瞬间暴涨——这等胆识与魄力,本就非寻常人可比,此战过后,天下人更要敬服殿下的雄才大略!”

兵部侍郎李响亦上前,笑着补充:“多亏殿下战前便算准敌军粮草不济,提前截断其补给线,才让我军得以胜。

,殿下深谋远虑,事事都想在人前,有殿下在,我朝边防再无后顾之忧啊!”

太子听着,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玉佩,面显骄色,嘴角压不住的笑容,只抬手虚扶,“诸位过誉了,此战能胜,全靠将士用命、诸位辅佐,本宫不过是尽了分内之责。”

“捷报已经抄送给了陛下。

本宫为你们一一请功。”

太子端起酒杯,众人也同时举杯。

“诸位,你们为本宫尽心尽力,本宫都记在心里。

这杯本宫敬你们。”

次日清晨。

晨光将海面的薄雾染成淡金,太子立于旗舰船头,银甲映着晓色,佩剑斜挎腰间,昨日的酒劲还未消退,两颊还泛有红光。

虽然太子目光紧盯着远方水天相接处,但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