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生姜是个急性子,干活风风火火,能快速解决表面问题;干姜则是个沉稳的大哥,能深入内部,慢慢把寒气都赶跑。”
小弟子听得入迷,说道:“哇,仙师,原来生姜和干姜还有这么大区别呀。那第四味药肯定就是人参了吧,它又有啥作用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点头,说:“对啦,第四味药就是人参,用三两,也就是15克。人参可是个宝贝,它能大补元气。你想想,前面咱们说身体因为伤寒、拉肚子,气血都损耗得厉害,就像一个快没电的手机,人参就像个超级充电宝,能快速给身体补充元气。元气足了,身体的抵抗力就强了,就能更好地恢复健康。而且人参还能生津养血,对于咱们说的亡血情况,能起到补充血液的作用,就像给干涸的小河重新注入水流。”
小弟子又问:“仙师,这四味药放在一起,咋个煮法呢?”
张仲景仙师说道:“把这四味药放在一起,加上三升水。咱们现在换算一下,一升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三升就是600毫升水。然后开始煮,煮到最后剩下一升二合,也就是240毫升左右,把药渣去掉,分成两次温着喝。为啥要温服呢?因为温服能让药物更好地被身体吸收,就像给身体送营养,慢慢地送进去,身体就能舒舒服服地接受啦。”
小弟子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记着,突然又想到个问题,问道:“仙师,这四逆加人参汤是不是所有人得伤寒,脉微又拉肚子都能用呀?”
张仲景仙师摇摇头,严肃地说:“小徒弟,这可不能一概而论哦。虽然这个方子是针对伤寒脉微、复利且利自止的亡血情况,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病情也可能有细微差别。比如有些人可能还有其他的症状,像咳嗽、发热之类的,那就得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子了。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得找到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法。所以啊,以后你给人看病,可不能光记着这个方子,一定要仔细诊断,全面考虑。”
小弟子认真地点点头,说:“仙师,我记住啦。可是仙师,我咋才能学会准确地辨证论治呢?”
张仲景仙师笑着摸摸小弟子的头,说:“这就得靠你多看书、多实践啦。你要把前人的经验都学到手,然后在给病人看病的时候,仔细询问他们的症状,观察他们的气色、舌苔,摸摸脉象,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分析,才能判断准确。就像拼图一样,每个小细节都是一块拼图,只有把它们都拼对了,才能看到完整的病情画面。而且啊,每看一个病人,你都要总结经验,想想自己诊断得对不对,方子开得好不好,时间长了,你自然就能掌握辨证论治的本领了。”
小弟子坚定地说:“仙师,我一定会努力的!那仙师,您能不能再给我讲讲,在啥情况下,用这个方子得特别小心呀?”
张仲景仙师思索了一下,说道:“如果病人除了脉微、复利、利自止这些症状外,还有一些热象,比如口干舌燥、心烦发热,那就得小心了。因为这个方子主要是温阳补血的,有热象说明体内可能有热,再用这个方子,就可能像火上浇油,让病情加重。还有啊,如果病人对其中某些药材过敏,那肯定也不能用这个方子。所以啊,用药之前一定要问清楚病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