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十二)(1 / 2)

话说在那个古色古香的医馆里,阳光透过窗户纸,洒下一片片光影。小弟子呢,像往常一样,脑袋里又装满了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不,他又迈着小碎步,急匆匆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脸上写满了疑惑,问道:“仙师啊,仙师,我一直搞不明白,这痉病,都说本来和太阳经有关,可要是病人又发热,还出汗,这是咋回事儿呀?有没有啥对应的方子呢?您快给我讲讲呗,我都快想破脑袋啦!”

张仲景仙师看着小弟子那副着急的模样,忍不住笑了笑,捋了捋自己长长的胡须,说道:“孩子啊,别急别急,听我慢慢给你说。这痉病呢,一开始啊,大多是因为太阳经受了邪气入侵。你就把太阳经想象成咱们身体最外面的一道防线,就像国家的边疆,敌人(邪气)一来,首先就攻打这道防线。这时候呢,身体就会出现一些反应,痉病就是其中一种。”

小弟子挠挠头,问道:“仙师,那为啥一开始痉病和太阳经有关呀?”

仙师耐心地解释道:“这是因为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就像一个大盾牌,把身体包裹起来。一旦有邪气想进来捣乱,太阳经首当其冲。这邪气啊,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屁孩,在太阳经这儿闹个不停,结果就引发了痉病。这时候呢,病人可能就会出现发热、怕冷、头痛这些症状,就像身体在向咱们发出警报,说:‘不好啦,有敌人入侵啦!’”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要是发热,还出汗,这又是咋回事儿呢?按说有邪气,不应该出汗呀。”

仙师哈哈一笑,说道:“孩子啊,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正常情况下呢,有邪气入侵,毛孔应该紧闭,不让邪气进来,也不让汗液出去,这叫无汗。可要是出现发热、汗出的情况,那就说明病情有变化啦。这时候啊,邪气可能已经不在太阳经这儿老老实实待着了,它开始往里面跑,跑到阳明经去了。”

小弟子一脸惊讶,问道:“仙师,邪气为啥要往阳明经跑呀?”

仙师说:“这阳明经啊,就像一个大粮仓,里面储存了很多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津液。邪气一看,哟,这儿好东西多呀,就像小馋猫看到了一堆好吃的,就跑过去了。而且阳明经的阳气特别旺盛,就像一个大火炉,邪气跑到这儿,就像给火炉里又加了把柴,烧得更旺了,所以就出现发热的症状。那为啥会出汗呢?因为阳明经里热太盛了,把身体里的津液都给蒸出来了,就像锅里水开了,热气把水变成了水蒸气冒出来一样,这就形成了汗出。”

小弟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仙师,您刚刚说脉弦而实者,转属阳明也,这脉弦而实又是啥意思呀?”

仙师拿起小弟子的手,放在自己的手腕上,说道:“来,你感受感受我的脉搏。正常的脉搏呢,就像平静的河水,缓缓流动。但要是脉弦,就好比把一根琴弦拉紧了,你摸着能感觉到它的张力,硬硬的,这说明邪气在身体里捣乱,气血运行受到了阻碍。而实呢,就是脉搏跳动有力,就像河水在汹涌澎湃地流淌,这表明阳明经里的热邪很盛,正气也在和邪气激烈对抗呢。所以啊,当咱们摸到病人脉弦而实,再加上发热、汗出这些症状,就可以判断病情已经转属阳明了。”

小弟子恍然大悟,说道:“仙师,我好像有点明白了。那这时候该用啥方子治疗呀?”

仙师笑着说:“这时候啊,宜承气辈与之。这承气辈呢,就是指以承气汤为基础的一类方剂,像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这些方子啊,就像一群勇猛的战士,专门负责把阳明经里的热邪和积滞给清理出去。”

小弟子好奇地问:“仙师,这些承气汤都有啥不一样呀?”

仙师说:“先说说这大承气汤吧。大承气汤那可是承气汤里的‘大哥大’,药性最猛。它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四味药组成。大黄就像一把锋利的宝剑,能把肠道里的积滞统统砍碎,让它们顺着大便排出去,这叫泻下攻积;厚朴和枳实呢,就像两个大力士,能帮着大黄把肠道里的气给理顺,让气往下走,这样大便就能更顺畅地排出去,这叫行气除满;芒硝就像一团融化的冰雪,能软坚润燥,把那些干结的大便变得松软,更容易排出来。这四味药搭配在一起,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专门对付那些热邪和积滞特别严重的情况。比如说病人不仅发热、汗出,还肚子胀得像个大鼓,硬邦邦的,大便好几天都拉不出来,还老是放屁,那这种情况用大承气汤就比较合适。”

小弟子眼睛睁得大大的,听得入神,连忙追问:“仙师,那小承气汤呢,和大承气汤有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