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是的水(2 / 3)

同事们窃窃私语,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他想起自己以前做小组作业时,遇到问题大家会一起承担,从不会把责任推到某个人身上。

他不明白,为什么承认别人的失误、给人解释的机会,就这么难。

他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默,每天除了必要的工作沟通,几乎不跟任何人说话。

他害怕犯错,做任何事都反复检查,可越是紧张,反而越容易出小差错。

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像李薇说的那样,能力不行。

直到苏晴的出现,才让他灰暗的职场生活照进了一丝光。

苏晴是从分公司调过来的产品经理,负责和运营部对接一个新项目。

她比周明轩大五岁,说话总是笑眯眯的,眼睛弯成月牙,让人觉得很亲切。

第一次和苏晴对接工作时,周明轩紧张得手心冒汗,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

可苏晴看了他准备的资料后,并没有像李薇那样挑刺,反而笑着说:“这个用户画像做得挺细致的,尤其是对下沉市场的分析,比我预想的要深入。

不过有个数据来源,我这边有份更近期的报告,或许能帮你完善下,我给你?”

周明轩愣了一下,连忙点头:“谢谢苏经理!”

“不客气,”

苏晴摆摆手,“咱们是合作方,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对了,你刚来没多久吧?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问我,别客气。”

那天下午,周明轩收到了苏晴来的报告,里面还附了一张便签,写着几个她觉得可以优化的点,字迹清秀,语气温和。

他看着那张便签,心里忽然暖了一下。

之后的合作中,周明轩现苏晴不仅专业能力强,为人处世更是让人舒服。

她从不会因为自己是资深员工就摆架子,和谁说话都客客气气的;开会时,她会认真听每个人的言,哪怕是实习生提出的不成熟想法,她也会先肯定再给出建议;遇到问题,她第一反应是“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而不是追究谁的责任。

有一次,项目上线前的测试中现了一个漏洞,负责技术的同事加班到凌晨才修复好。

第二天,苏晴特意买了咖啡和早餐,挨个分给参与测试的人,笑着说:“辛苦大家了,昨晚熬到那么晚,今天上午可以晚点来,别累坏了身体。”

周明轩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忽然想起自己刚入职时被李薇训斥的场景。

同样是面对问题,一个只会指责,一个却懂得体谅。

他忽然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是空话,只是有人愿意践行,有人选择无视。

他开始不自觉地向苏晴学习。

遇到新同事,他会主动帮忙熟悉环境;同事需要数据支持,他会把整理好的资料分类标注清楚再过去;开会时,他会提前准备好议程,尽量不占用大家太多时间。

他想起自己被当众训斥时的难堪,便从不在公开场合指出别人的错误,而是私下里温和地提醒;他记得自己熬夜赶报告的疲惫,便尽量把工作提前完成,不拖到最后影响别人的进度。

渐渐地,周明轩在部门里的口碑好了起来。

同事们都说,新来的小周虽然经验不多,但做事踏实,人也随和,跟他合作很舒服。

而李薇那边,情况却不太乐观。

她依旧是那副严苛挑剔的样子,对下属的失误毫不留情,对平级的同事也总是带着优越感。

有一次,她因为自己漏看了邮件,导致一个重要会议的时间通知错了,却反过来指责负责行政的同事“做事不细致”

那天下午,行政部的小姑娘委屈地哭了,好几个同事都替她抱不平。

从那以后,大家虽然表面上对李薇依旧恭敬,但私下里都尽量避免和她打交道。

她分配的任务,大家虽然会完成,但很少有人主动提出优化建议;开会时,她问问题,大家也只是敷衍地回应几句。

周明轩看在眼里,心里感慨万千。

他想起苏晴说过的一句话:“职场里,能力重要,人品更重要。

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

半年后,公司进行年度考核,周明轩因为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新人”

,还得到了晋升。

而李薇负责的一个重要项目,因为团队成员配合不畅,出现了重大纰漏,导致公司损失了一个大客户。

复盘会上,刘总监看着李薇提交的报告,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