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286章 夏粮抢收(防盗章 一会儿改)(1 / 2)

言和者杀,这年轻的皇帝终于摆脱了所有束缚之后发出的政治最强信号。出乎意料的是,以吕端为首的稳重派大臣平没有反对。

只是宋琪补充道:“陛下。若是要成诏书,不妨发往全国,而且要严明前因后果,并且做好杀人的前提前提,就是以收复河北全境长公主,呃,不对,代王平安,以及辽人主动议和,如不满足三样条件的人善言议和,那就是投降。自然算不得士大夫,杀也就杀了。”

政治高手一说话,底下的人纷纷附和,赵滋也从刚才的愤怒中慢慢回了神。他道:“朕刚才说话冲了些。也知道诸公虽然有制约朕的心思,但多是为了大宋好的,毕竟没人再愿意过那种数十年间换了十姓天子的日子。眼看大宋好歹快40年了,诸位想要继续太祖的政策,强干弱支,以文制武,朕也能理解。只是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契丹人根本就不是你们所说的渴望和平的贫困者,而是野兽,你不把它打疼了,不把它打死了,永远会受威胁。爹爹也曾经说过,卧榻之旁,不容他人酣睡。这话不仅对违命侯适用,也适合萧太后和契丹国主身上。”

这话有理有据,相当于给了吕端为首宰执们一个台阶下。吕端大节何其分明的人,他道:“专家所言甚是,当此之时,稳固河南,收复河北才是最重要的。此人妄言议和,其实相当于投降,陛下杀了,还是要做长久打算。”

毕竟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基础,是皇帝和文官之间最稳固的纽带,现在你赵滋的亲手砍了这条纽带。那么自然要有更强硬的政治手段来获得大家的支持。眼下这个情况,还有什么比军事胜利更加能够刺激人心?

赵滋但也当了七八年皇帝,听出他的言外之意,道:“目下澶州军节度使李继隆,广济军节度使崔彦进和河西军节度使石保吉都给出来了救援方案,这里只有10天之前收到过代王的一封信,其中内容应该保密。请诸位吕相公,吕参政(吕蒙正),温枢密,宋尚书和毕尚书酉时来勤政殿商议。”

也是应有之义,事关军情,肯定不能扩大化,要不然再出一个投降派,万一给契丹人报了信儿,哭都来不及。

现在宰相们对赵滋的容忍,不仅是因为他终于展现了帝王的气势,更重要的是,情况真的很严峻,河北全面失守,河南地区也几次遭到耶律奚底攻击,多亏老将袁忠和樊若水在黄河狙击,情况严重的时候。开封城都登记了青壮人数,严禁出城。这个情况之下,你再要让着和契丹一盒,那不就等于投降了吗?

连大家普遍看不起的五代冯道侍奉十姓君王,都没有投降契丹君主,他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士大夫又如何能忍?

也正因为如此,赵滋在和卢婕妤短暂温存之后,还得赶紧垫吧垫吧,回朝廷议事。他走之前道:“我记得你那个妹妹是帮拒霜打理产业的,想必钱和人都是不缺的,现在这个世界真顾不上你自己找些人来照顾自己生产吧。不过大娘娘,皇太妃和皇后那里,你还是要说一声。”

惊鹊赶紧答应,这倒不是赵资不负责任,而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就是男主外,女主内,何况国事如此危急,他安慰这两句都已经算是体贴了。

果然,晚间卢婕妤就去给皇太后请安,并且宣布了这一喜讯。宋太后和徐太妃虽然都为自己的女儿牵肠挂肚,但好歹是苦中作乐,赏赐了不少东西。至于钱皇后怎么想的,别人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卢婕妤觉得皇后应该顾不上她,因为他的兄长钱惟演最近犯了事儿。她求情不成反而失宠。

但赵宋朝廷一时半会还出不了大问题。邦媛也不知道自己即将有一个和自己牵绊一生的大侄子要出生,她目下的经历都在易州,定州和岐沟关上。

没错,其实易州城比定州城还要靠背,之所以没有被契丹人攻陷,除了邦媛本身在这里布防比较严格之外,还有就是借助地利之变。历史上。因为赵炅好大喜功,曹斌这个千古名将在岐沟关大败,宋军死伤逾万人。

跟现在局势不同,岐沟关还在送人手里,并且有效的布置了防御工事。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契丹人擅长的是平原马战,而不擅长在这种山谷地形里攻击,所以。惟馨绕过镇州之后,才能和姑姑在太行山东麓会合。

你需要补充一下,因为萧太后这次实行的是全押政策,所以重点进攻对象在河北河西。本来就因为有大量的割据政权,加上前些年萧胡辇造成的影响还没有彻底消除,所以还真有不少宋土,不少州城虽然局势紧张,但人民还能过日子,这也给了惟馨穿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