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华接着补充道:“其实大王身侧女官多有才学者,可以参加,这样正式考出来,将来办事会好许多。”
真的是如此,人都是慕强的,代王的女官自然没人敢看不起,但如果她们在能跟着代王砍人的同时也能考出举子的水平,很多人的内心会崩溃,但没办法,河北已经崩溃成这样了,剩下的人必须在崩溃中建立新秩序。
他也是士大夫,难道看不出燕赵大地女子为尊吗?但还是那句话,谁让你过上安稳日子,你就得服谁的管!代王平日里毫无温柔可言,可能带领他们一次一次顶着兵锋,在朝廷暂时无力的情况下,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好好跟着代王混,既然大王觉得只有自己地位高不踏实,那就帮她把身边人的地位搞起来。
而且代王也不是一刀切,陈尧咨算不得她嫡系出身,可就因为配合的好且有差点殉国的行为,很受器重,只要回归大宋,可以预见地位不会差于他两个哥哥。
当然,他们这些人也都在考虑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河北大面积沦陷的前提下,他们只要不想投降只能认邦媛这个赵宋正统为主,如此数年,邦媛不是藩王也是藩王了,自古就有左官律,但大家勤勤恳恳做事,顶在第一线,要是回去之后还被另眼相看,凭什么!
别看他们平日里要求公主们贤良淑德不争不抢,但自己心里清楚,真是不争不抢在朝堂上是要被人一直打压的,只有蕃主邦媛有足够的战功和实力,才会保的下她们。
而邦媛显然也是吸取了前朝则天的教训,想要培养一大批天生就和她绑定的女官,因为女人才能共情女人,她们不只是需要在内庭写文书,还要如杨淮橘一样前线统军,如李黛一样纵横两河算计外交,如卢梁燕一样打理王府和州郡产业,合理发展工商业。最次也得和洁清一样,敢于充当使者解决内部矛盾。
一批人的崛起会保证邦媛的话语权,也是他们功勋的证明。
也是巧了,正在这时,秋雁来报,“大王,寇典书回来了。”
邦媛一惊,本能想这才几天,不会压根没进去蔚州主城就遇到辽军,或者是直接被杨淮橘赶回来了吧。
但没有想到,洁清风尘仆仆地赶来,一双眼睛却亮地吓人,道:“大王,臣幸不辱命。”
邦媛都愣了,康保裔说了大实话,道:“杨家妹子那脾气……没揍你!?”
其实按年纪,康保裔能当杨八妹他爹,但谁让杨八妹是家里的老幺,康保裔本人也算是二代子弟,所以他俩还真是同辈儿的。又都是早年投靠邦媛的。核心队伍,所以平日里真是兄妹相称。但正因如此,康保裔才更知道杨淮橘的脾气。
好在王宏来身份尴尬,人情冷暖之下更是看事儿,忙道:“康指挥糊涂了,杨镇抚深明大义,就算有奏臣,也该亲自回来对大王说,怎么会轻易殴打同僚呢?”
实话也得等着私下里跟大王说呀。
事实上洁清也是这么想的,简单通报之后,她才苦笑,道:“康指挥其实说的不错,杨镇抚一开始听说陈的来意,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也就是因为臣为了进城受了伤,他才忍着没动手。”
秋雁心疼的再给她换药,因为夏季容易发炎拖不得,君前失仪也顾不得了。寇沅芷甚至都来帮忙,代王府中女官虽然不少,但他们几个年龄比较相仿的,自然走的更近一些。
邦媛不奇怪,只是问:“你的脾气我知道,自然是不会对我撒谎的,那你又是如何说动杨八妹的?”
洁清叹息道:“其实杨振福是个明白人,如何能不知道,这孤城迟早守不住的,只是为了这一份家国的坚持和复效的。执念罢了,其实劝动他的也不是我,而是韩安抚使。”
韩华因为守城技术出众,当初就一直和杨八妹留在蔚州城里,没有出来,说起来,杨八妹能支撑这么久,少不了他不断研制的新型武器,只不过蔚州这个地方并没有铁石矿,这些新型武器也是支持不了太久的。
韩华说:“你杨淮橘是女英雄,讲忠孝节义,难道就不讲苍生大爱了吗?我们此时退出去,还能保全不少百姓,但若你执意站到最后,一兵一卒,早晚也会被耶律斜诊绞杀殆尽,到时候以女真人的脾气和我们之间的血海深仇,蔚州只剩两县在手上下如何能活下一个?难道杨老将军死国,就希望看到你如此吗?”
要是别人说这话,那可就不是挨揍了,而是被往死里揍。但韩华和杨淮橘素来投脾气,这些年更是同甘共苦。更重要的是,他的话其实切中了要害,那就是天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