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北方的那个强大的对手(1 / 3)

在卧病期间,刘义隆屡屡以国家艰难天下未一叮嘱臣下,而刘湛等人也在皇上垂危期间以北有强虏天下艰难为辞欲立长君。.其时天下如何艰难,魏人如何强盛,请待一一道来。

先从西部说起。

汉代以梁州为益州,到了曹魏时平定了蜀地,又立梁州,治所设在汉中南郑(在今陕西汉中),而益州以成都为治所。到了后代,李氏占领了梁、益二州;李氏灭亡之后,晋氏末年谯纵又占有汉中。谯纵灭亡,晋宋之际梁州刺史以汉中苞中县为治所,即所谓南城。

益州刺史刘道济任用长史费谦和别驾张熙扰乱了西蜀,后来乱党虽被剿灭,但时有散余力量出山骚扰。此后不久,与益州接壤的梁州刺史甄法护也多行不法之事,致使梁州境内民怨沸腾,朝廷就任命外戚萧思话取代甄法护。就在萧思话赴任途中,世代居处在汉中的氐族大帅杨难当乘机率兵进攻汉中。他们先攻破白马,俘虏了晋昌(辖境约当今陕西石泉、紫阳和湖北竹溪一带)太守张范;甄法护派兵迎击,也败退了。杨难当又趁势进攻葭萌(在今四川广元,晋寿郡治所),俘获了晋寿太守范延朗。

甄法护既连连败退,而南城又被氐兵焚烧摧毁不能固守,于是不得不弃南城奔向洋川(郡治所在今陕西西乡)。这样杨难当就占有了汉中之地。

萧思话到任之后,派遣他的司马、建威将军兼南汉中太守萧承之奋力苦战,杨难当也让他的儿子亲自率领万余步骑兵合击萧承之。两军相拒四十余日,氐兵包围萧承之数十重,双方短兵相接,弓箭不能用,而氐兵又都身穿犀甲,宋军戈矛无法刺入,萧承之就学高祖北伐姚泓时朱石对付魏人的办法,把长槊截断成几尺长,然后令力士用大锤奋力锤击,那飞出的短槊一槊能从数人身上洞穿,氐兵无法抵挡,溃散而去。这时平西将军、荆州刺史临川王义庆也派遣龙骧将军裴方明从益州赶来增援,这才平定了汉中,收复了失地,萧承之随即派兵戍守葭萌水之津关。

甄法护因弃镇而逃被赐死狱中。汉中虽失而复得,但益州、梁州相继扰乱,这到底还是让病中的刘义隆为之悬心。

氐人的侵夺,在宋人看来,不过是小寇的骚扰;宋人最强大的对手,当然非拓跋魏莫属。

自朱修之随从魏主拓跋焘讨伐北燕冯弘时起,魏人又多次进攻北燕。北燕毕竟是个小国,哪里经得起魏人铁骑三番五次的**!更何况北燕国有内难:冯弘即王位后,不立嫡妃王氏,却立慕容氏为王后,于是王氏所生长子冯崇兄弟三人相继降魏;冯弘大怒,兵围困长子冯崇,魏人派兵相救。不得已,冯弘派遣使者请求与魏人媾和,遭魏拒绝;冯弘只得上表称臣向魏人请罪,同时请求让小女充魏主掖庭。魏主笑纳了他的小女,但同时要求征召他的太子王仁入魏,实际上是想以他的太子作人质。这个要求过于苛刻,于是冯弘转而向宋称臣进贡,同时求救于宋。

这时刘义隆卧病在榻,而当政的司徒义康和刘湛又心不在此,况且两国相距悬远,他们觉得鞭短莫及,最终只是称诏封冯弘为燕王。宋人因冯氏居处在龙城(今辽宁朝阳)——又名和龙,就称北燕为黄龙国。

魏主见冯弘不送太子来,就兵四万进攻他;冯弘不得已,一边以牛酒犒劳魏军,同时献犀甲三千,一边再次向宋求救。等了些日子,冯弘见求救没有回应,不得已,他决定东奔高句丽(又作高丽,其时占有朝鲜半岛和辽东半岛等地)以图后举。

高句丽王得到消息后,派兵到和龙城外迎接冯弘;但燕的尚书令郭生不愿投奔高句丽,就打开城的西门迎魏军。魏军怀疑有诈,不敢入城,郭生就率兵进攻冯弘;冯弘打开东门迎高丽兵,郭生战死。高丽兵入城后脱去破衣,扔掉旧器仗,尽取武库里的精良装备,随后又大肆掳掠。冯弘率城中军民东奔,临行,焚烧了宫殿,大火十日不灭。燕人方轨东进,队伍前后绵延八十里。

冯弘到了辽东,高丽王高琏用“冯君”称呼他,落难的冯弘听了,既惭且怒,仍以君王的身份称制责备高琏,这真是在人屋檐下,还要昂着头。高琏也愤怒了,就把他安置到了偏远的平郭(在今辽东半岛),不久又迁他到更远的北丰。冯弘平素就鄙视高丽,因此虽然寄人篱下,却仍然像在龙城那样执行他的政刑赏罚,高琏就夺其侍者,又取其太子作人质。冯弘忍无可忍,再次上表求宋人营救。

这时稍有好转的刘义隆就派遣使者王白驹率领七千人前往迎接,同时命令也向宋称臣的高丽王高琏资助冯弘并遣送他。高琏不想让冯弘南来,就派遣部将到北丰城杀了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