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潘修仪的皇后梦(2 / 3)

…早知如此……’成帝也不吃喝。昭仪说:‘陛下自知如此,何故不吃!陛下曾亲口说决不负我,如今美人生子,是陛下负心的明证,还有什么话说!’成帝说:‘既然约定今生以赵氏为皇后,就不必担忧!天下人都不会过赵氏!’于是成帝就令宫女把许美人所生子带来。当时成帝和昭仪并排坐着,宫女把婴儿带进来并打开襁褓,成帝令那些宫人都出去,然后亲自关上门,独与昭仪在室中。一会儿门开,成帝叫宫人进去,宫人见婴儿已经死了,就把襁褓中的死婴**去了。”

说到这里,老博士长舒了一口气。

“也太狠了!后来怎样了?”

“成帝平时身体健壮并无疾病,却在一觉醒来后暴崩于未央宫白虎殿,朝野都归罪赵昭仪。皇太后下诏大司马王莽等人审问皇帝起居、病状况,赵昭仪自杀。哀帝即位——哀帝是元帝的孙子,定陶王的儿子,因成帝在位二十六年终无子而被立为太子——哀帝被立为太子时得力于赵皇后,因此他即位后尊赵皇后为皇太后。哀帝在位六年而崩,王莽专政;王莽以赵皇后姐妹专宠、残害继嗣以危及宗庙、无母仪之德为名,废皇后为庶人,赵皇后当日自杀——赵皇后在位十六年。”

潘修仪原只是关心赵飞燕的出身以及后来如何成了皇后,听老博士说着说着,她竟被引入赵飞燕姐妹的宫闱恶德的故事里。临了,她又问:

“除了赵飞燕,还有其他人吗?”

“修仪的意思是……”马孝芳并未听懂潘修仪的话中意。

“只有赵飞燕出身微贱……在皇后里面?”

“噢修仪是这个意思……当然不只她一个。刚才说的是前汉故事,及光武中兴——光武即大位后立郭氏为皇后,后来郭氏受宠渐衰,渐怀怨恨,光武就废她为中山王太后——郭氏子被封为中山王。废了郭皇后,要立新皇后,光武就下诏给三公:阴贵人虽乡里良家,出身微贱,但有母仪之德,宜奉宗庙,为天下母。这阴贵人名叫阴丽华,光武还未迹的时候就曾听人说她姿容美艳,后来又在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盛大,就感慨说:‘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实际上后汉除了阴皇后出身微贱,还有灵帝的何皇后,就不说了。”

汉末桓、灵之世,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卖官鬻爵生灵涂炭,是有名的乱世,乱世君臣何足道哉!但潘修仪却以为不过是闲聊,于是就催促马孝芳接着说。马孝芳拗不过,就接着往下说:

“灵帝的何皇后,也是个屠户女。”老博士说着说着不觉说漏了嘴:这“也”字用得不当,修仪也是屠家女,这不是把如今尊贵的修仪和她连在一起了吗?老博士忙瞟了一眼潘修仪,但见潘修仪并没有什么反应,这才接着说,“何皇后起初被选入掖庭,后来生了皇子刘辩,被拜为贵人,大受宠,但其为人生性好妒,后宫无不畏惧她。等到灵帝的宋皇后遭到宦官诬陷忧郁而死,何贵人就被立为皇后。有个王美人已经怀孕,因惧怕她就服药自堕胎,但胎安然不动,不久生下刘协——就是后来的汉献帝;何皇后知道了很忌妒,就鸩杀了王美人。灵帝大怒,准备废黜她,后来依赖宦官力争,她才保住皇后位——那时宦官专权。灵帝驾崩,刘辩即位,尊何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太后兄大将军何进准备诛杀宦官反而遭宦官杀害。董卓进入洛阳,废黜少帝刘辩而立献帝,幽闭何太后于永安宫,不久又鸩杀了她。”

“真是个乱朝!两汉以后呢?”

“魏文帝曹丕的郭皇后,早年失去双亲,丧乱流离,沦落侯家。文帝做太子时,她得以入侍东宫;太子即王位,她被拜为夫人;文帝称帝以后拜她为贵嫔。贵嫔为人有智谋,文帝被定为继嗣时她出力不少。黄初二年,文帝将立她为皇后,中郎栈潜上疏说……”

因为有所顾虑,说到这里老博士停了下来。潘修仪以为是她言多口干,就亲自为她倒了一盅水,让她接着说。于是老博士润了润嗓子,看一眼潘修仪,又接着说起来:

“栈潜上疏劝谏说:‘往昔帝王治天下,不止外辅,也有内助,治乱所由,盛衰从之。舜有英、娥,流芳百世;纣爱妲己,遗臭万年。因此圣哲慎立元妃,必娶先代世族之家,择其贤淑以统六宫。《易》称:家道正而天下定。由内及外,先王之典范。《春秋》书宗人言:无以妾为夫人。齐桓公誓命,也说无以妾为妻。若因爱而登后位,使贱人暴贵,臣恐后世下陵上替,开张非度,乱自上起。’这就是说,出身微贱是不能被立为元妃的。但文帝不听,最终还是立郭氏为皇后。文帝的儿子明帝曹睿还是诸侯的时候,娶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