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为了让宝妞看到。
宝妞看着光庆帝额头密布的皱纹,听着他情真意切,又有些夸张的苦情牌,心里不由得一阵酸涩。
她知道,父皇这些年确实付出了很多。
他并非不爱江山,而是更爱家人,更爱那份无拘无束的自由。
他为了她和婉皇后,为了大洲国百姓,已经做得够好了。
她也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威望,也确实足以胜任这个位置了。
这些年,她几乎已经完全接管了日常政务,朝臣们对她也是恭敬有加,信任无比。
再拖下去,确实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宝妞深吸一口气,抬头看向光庆帝,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但也带着一份隐隐的责任感:“父皇,您……真的想好了吗?”
光庆帝连连点头,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想好了!想得不能再好了!”
宝妞缓缓站起身,看向光庆帝,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也带着几分对父皇的体谅:“既然父皇心意已决,那宝妞……便勉强答应了。”
福全公公看光庆帝出门时,就悄悄跟随在后面。他知道光庆帝不想让他跟着。
估计是怕他看到自己哭了没面子吧。
他这会在门外听得真真切切皇上那退位强烈的心思。
他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哎呀,瞧瞧这父女俩。别的国家,为了争皇位,父子兄弟之间能争得头破血流。
可在他们大洲国,继承人竟然一拖再拖,硬是把皇上给“逼”得打苦情牌求着接位。
这叫什么事儿啊!
不过,想想皇太女的本事,也难怪皇上这么急着享清福。
第二天京城,阳光普照,万里无云。
早朝定在辰时,然而文武百官卯时刚过便已陆续抵达皇宫,在大殿外整齐肃立。
今日的气氛与往日截然不同,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既庄重又激动的气息。
昨日光庆帝已派福全公公向几位核心大臣私下透露了禅位之事。
消息如涟漪般迅速传开,令所有人都心潮澎湃。
当光庆帝身着明黄龙袍,步履从容地踏入大殿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的脸上带着一抹难以言喻的轻松和欣慰,逢人就笑,一扫往日的疲惫,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宝妞则一身素色的皇太女常服,紧随其后。
她神情肃穆,眼神深邃,但仔细看,也能察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齐声跪呼,声音震彻大殿。
光庆帝走到龙椅前,却没有立刻坐下。
他环视群臣,目光在每个人脸上停留片刻,最后落在宝妞身上。
“众爱卿平身。”
光庆帝的声音浑厚而有力,却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释然,“今日召集众卿,乃有一桩大事要向天下宣布。”
殿内鸦雀无声,所有大臣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句话的公布。
光庆帝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朕躬亲政事四十余载,幸赖列祖列宗保佑,社稷安稳,国泰民安。然,年岁渐长,精力不济。”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群臣,语重心长道:“所幸,朕有皇太女宝妞!”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带着深深的自豪:“皇太女德才兼备,聪慧过人。自幼便展现治国之才,近年更是代朕处理政务,拨乱反正,推陈出新,将我大洲国带入前所未有的盛世!”
“外可平战乱,内可兴民生,实乃上天赐予我大洲之福也!”
“经过深思熟虑,朕决定……效法古之贤君,禅位于皇太女宝妞!”
“从此,大洲国将由新帝君临天下,开创真正的万世基业!”
话音刚落,大殿内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阵阵低沉的惊呼和激动的议论。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这句话真正从光庆帝口中说出时,冲击力依然巨大。
福全公公早已准备好。
他捧着明黄色的圣旨,上前一步,高声宣读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帝王之祚,首重承继,德者居之,贤者领之。皇太女宝妞,睿智果决,宽仁爱民,有经天纬地之才,兼济天下之志。自监国以来,上承天命,下体民心,推行新政,国富兵强,万邦来朝,百姓安乐。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