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靠双手重新站起来。
o3课程设计:不止于“技能”
,更在于“尊严”
学校的课程表被设计得满满当当,却不是简单的“技能灌输”
,而是兼顾了生存与展:
-基础技能课:邀请光朵的金牌保洁员当老师,手把手教家电拆洗、收纳整理、母婴护理,甚至细化到“油烟机滤网的12个清洁步骤”
“婴儿抚触的正确手法”
,确保学员能掌握“拿得出手”
的硬技能。
-职业素养课:开设沟通礼仪、客户心理学、法律常识课程,教学员如何与客户高效沟通,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教他们“如何写一份体面的简历”
,帮他们重建职业自信。
-进阶课程:紧跟行业趋势,加入直播带货(教学员通过直播展示家政服务流程)、数据复盘(教学员用简单表格记录服务数据)、团队管理(为优秀学员提供晋升储备),让他们不止能“干活”
,还能“成长”
。
-特色模块:专门为刑满释放人员开设心理辅导课,邀请心理咨询师帮他们解开心结;为单亲妈妈提供育儿支持,设立“临时托儿所”
,让她们能安心上课,甚至联系公益组织帮孩子解决入学问题。
“我们教的不只是怎么擦玻璃、怎么带孩子,更是怎么靠自己的双手,活得有尊严。”
王映雪在第一堂职业素养课上,对学员们说,“月薪过万不是梦,是你们靠技能就能实现的目标。”
律师后来给白馀风带来了课程表,他逐行逐字地看,尤其是“刑满释放人员心理辅导课”
那一行,看了很久。
他想起自己刚入狱时,总觉得这辈子都完了,拒绝和家人见面,甚至想过放弃改造。
如果那时有人能跟他聊一聊,能告诉他“你还能重新开始”
,是不是就不会浑浑噩噩地过那么久?他突然很羡慕那些学员,羡慕他们能在犯错后,有这样一所学校接住他们,教他们技能,更教他们“怎么找回尊严”
。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如果以后能去上课,我想先听心理辅导课,跟老师说一句‘我想变好’。”
o4学习日常:藏在细节里的“重启力量”
清晨七点半,离上课还有半小时,学校的实操教室就已经亮了灯。
5o岁的老白蹲在地上,手里拿着拆解到一半的旧油烟机,指尖沾着油污,却格外认真地对着教材核对零件位置——前一天他因为漏拆了一个密封圈,被老师指出问题,当晚就留在教室加班练习,直到能闭着眼说出每个零件的安装顺序。
“以前在里面(监狱)混日子,现在才知道,认真学东西的感觉这么踏实。”
他擦了擦额角的汗,把拆下来的螺丝按顺序摆进小盒子,每个盒子上都贴着他手写的标签:“油烟机左侧螺丝x3”
“滤网固定栓x2”
。
白馀风从律师口中听到“老白”
的故事时,正在食堂打饭。
听到“老白是你的同案,现在是学员班长”
,他手里的饭勺差点掉在地上。
他记得老白,当初一起跟着顾行舟做事,出狱后比他还迷茫,说“这辈子只能靠打零工过活”
。
如今老白不仅成了班长,还在认真学技能,甚至帮同学补课——这让他突然看到了希望,原来像他们这样“有案底”
的人,真的能靠自己的努力,被别人认可,被社会接纳。
那天的饭,他吃得比平时多了半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隔壁的母婴护理教室里,李阿姨正抱着模拟婴儿模型练习抚触。
她的动作一开始很僵硬,怕“弄疼”
模型,老师手把手教她“手指要轻柔,从宝宝的额头滑到下巴,像摸棉花一样”
。
练到第五遍时,她突然想起自己的女儿,眼眶红了——以前总因为要打工,没时间陪女儿,现在学会了抚触,她想等结业后,每天晚上都给女儿做一次。
教室里的小托儿所里,她8岁的女儿正趴在小桌子上写作业,时不时抬头望向妈妈的方向,看到妈妈朝她笑,就赶紧低下头,在作业本上画了一朵小花,旁边写着“妈妈加油”
。
下午的高空清洁机器人操作课上,小杨的轮椅停在操作台旁。
他虽然腿不方便,却比谁都专注:老师讲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