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0章(1 / 2)

    曹先指尖在桌沿顿了顿,目光扫过会议桌两侧。

    空气里的沉默越来越沉,方才张国栋、慕容博文和邱永逸的表态,像是在平静湖面投下巨石,现在涟漪还没散,反对的声音就跟着冒了头。

    段福贵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轻碰,发出一声闷响。

    他手指摩挲着杯沿,视线落在面前的干部履历表上,声音不疾不徐:“张扬同志能力确实突出,嘉和的改革也离不开他。

    但咱们得按规矩来,他从县区调市里任常务副市长,满打满算才七个月,这时候再提市长,省内近十年都没这先例。

    底下市县的干部要是看了,难免会有想法——是不是只要动作快,就能破格再破格?

    风气要是带偏了,后续的干部管理不好做。”

    这话戳在“规矩”上,不少人悄悄点头。

    干部提拔有不成文的节奏,太快容易让人觉得“不稳”,更会让那些按部就班熬资历的干部寒心。

    段福贵端起茶杯又抿了一口,目光掠过曹先,补充道:“而且嘉和现在是特殊时期,班子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一步一步来,先让他多扛些事,等后续条件成熟了再提,大家心里也更服帖。”

    说的挺好,只要不是傻子都能听出来,段福贵不想让张扬上位。

    等到时机成熟是什么时候?

    马湾跟着开口,手指在陈明远案的卷宗上敲了敲:“福贵同志说的在理。

    还有个关键问题——班子搭配。

    林振华同志在嘉和任书记性格本就偏硬,之前跟张扬同志在常委会上就多次有分歧。

    要是张扬同志再任市长,两个强势的主官凑在一起,日常工作难免磕磕绊绊。

    咱们常说‘将相和’,市里的党政一把手要是拧不成一股绳,底下的部门更会无所适从,改革和建设只会更慢,经济也很难发展起来,会消耗在内斗之中。”

    他抬眼看向曹先,语气加重了些:“嘉和现在缺的是‘补窟窿’的人,更缺‘稳盘子’的人。

    要是因为主官矛盾再出乱子,省里没法向中央交代,也没法向嘉和的老百姓交代。”

    两个反对者。

    马湾反对倒也正常,谁不知道陈明远跟他关系不错。

    没有张扬,陈明远也不会进去。

    所以他反对,倒也在意料之中。

    戴子昂放下笔,身体微微前倾:“我也同意两位同志的意见。

    宣传口最近收到不少嘉和市民的反馈,都在盼着改革能稳扎稳打。

    张扬同志的‘急脾气’在推动改革时是优势,但在平衡各方关系上,确实需要再历练。

    而且从宣传角度看,短期内连续破格提拔,容易引发外界对‘干部选拔标准’的猜测,反而不利于营造稳定的舆论环境。”

    戴子昂的发展震撼了所有人。

    特别是‘干部选拔标准’的猜测,反而不利于营造稳定的舆论环境这句话,很致命,很有可能成为张扬上位不了的阻碍。

    所有人目光看向戴子昂,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按理说,他刚来江宁省,不应该跟张扬有矛盾啊。

    为什么他会这个时候站出来阻止呢?

    支持张扬上位的可是三巨头啊,省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