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伦理审查。研发者陈教授在发布会上演示时,让瘫痪三十年的老兵重新站了起来——不是神经信号模拟的触感,是真的,在虚拟战场里踢中了全息沙袋。\"
老者抬手,雾气中浮现出半透明的头盔虚影:流线型外壳嵌着十二组瞳孔追踪器,颞叶接触点闪烁着幽蓝脉冲。\"最初它是天使的赠礼。建筑师在云端搭建城市模型,古生物学家触摸复活的猛犸象,连自闭症儿童都能在童话世界里学会微笑。\"
王木的指尖无意识划过光席边缘,荡开涟漪般的波纹。
\"直到2153年,\"老者的声音陡然低沉,\"有人发现长期佩戴者的海马体出现玻璃样变。第一个案例是位画家,他把自己的意识上传进《星月夜》,三个月后现实中的身体成了植物人。脑机接口本该是桥梁,却变成了深渊——越来越多人选择永久沉浸,把神经末梢留在数据流里。\"
雾气中的头盔突然碎裂,化作千万只发光的飞蛾。老者枯瘦的手指在空中虚握,飞蛾又聚成完整的头盔,只是接触点的蓝光已变成不祥的暗红。\"当虚拟痛感比现实更真实,当数字拥抱比爱人的体温更令人安心,我们究竟在进化,还是在退化?\"
王木的意识体微微震颤,光席下的云絮泛起紊乱的涡流。老者凝视着他,瞳孔里映出两个旋转的星系:\"现在,轮到你们这代人回答了。\"
下班高峰的地铁口,穿风衣的女人逆着人流往前走。风把碎发吹到她唇边,她没有像往常那样烦躁地拨开,只是眨了眨眼。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帆布包带,那里磨出了一小片毛边,像她此刻正在梳理的心绪。
刚才在会议室,甲方突然推翻了三个月的方案。她听见自己胸腔里有东西在炸开,像夏天被点燃的雷。但当她看见玻璃窗映出自己紧绷的下颌线时,忽然想起早晨在菜市场看见的那盆绿萝——它被摆在喧嚣的鱼摊旁,叶片上还沾着水珠,却把影子投得那样静。
现在她数着自己的呼吸走,一步,一吸,一步,一呼。地铁呼啸而过的风掀动她的衣角,隔壁摊位促销的喇叭声像根针,她却觉得那些声音都变成了水面的落叶,旋即被水流带走。原来心真的像深潭,你盯着它看,那些慌乱就会慢慢沉下去,露出底下青褐色的石头。
街角便利店的暖光漫出来时,她摸出手机。屏幕上跳出七条未读消息,最上面是母亲发来的:\"记得买把青菜。\"她站在红灯前笑了,手指在屏幕上敲出\"好\"。风又吹过来,这次她清楚地听见了风穿过梧桐叶的声音,像谁在轻轻拍手。
“能够留下一份念想,人生不留遗憾就行。”王木不知道对不对但是全息头盔他还是会研究。
展厅中央的灯光柔和地洒在王木身上,他手中通过改进的全息头盔泛着哑光银的光泽。面对围观者好奇的目光,他举起头盔,声音沉稳而有力:\"这不是遥不可及的科技玩具,\"指尖轻抚过头盔内侧的生物传感器,\"你们看这里的神经交互模块,还有自适应瞳距调节,都是为了让最普通的人也能轻松使用。\"
一位白发老人推了推眼镜:\"小伙子,这玩意儿能帮我看看远在外地的孙子不?\"王木眼睛一亮,将头盔轻放在老人头上。刹那间,老人面前浮现出立体的全息影像——视频里的男孩正在草地上向他挥手,连衣领上的褶皱都清晰可见。\"不仅能看,\"王木补充道,\"还能通过触觉反馈感受到他的拥抱。\"
午夜十二点的写字楼依旧亮着零星灯光,陈默揉着酸胀的太阳穴,将最后一行代码保存。桌上躺着个银灰色的盒子,快递单上印着“全息头盔pro x——神经拟真新纪元”。
他拆开包装,头盔比上一代轻了近半,内衬泛着细腻的珠光,贴在皮肤上竟有微凉的金属感。戴上的瞬间,眼前没有熟悉的开机界面,只有一片流动的星云,像把整个人浸在深海里。
“请选择初始场景。”柔和的电子音直接在脑海响起,不是耳机传导的震动,而是神经突触被轻轻叩击的酥麻。陈默下意识想:“海边吧,要能闻到盐味的那种。”
下一秒,脚底传来温热的触感。他低头,细白的沙粒从指缝漏下,带着阳光晒过的暖意。远处的浪卷着白沫扑来,不是模糊的像素块,而是能看见浪花里跳跃的光斑,甚至能听见水珠溅在礁石上的脆响。他深吸一口气,咸涩的海风混着海藻的腥甜钻进鼻腔——这不是合成香料,是真实到让喉头发紧的海味。
“试试这个。”他弯腰捡起脚边的贝壳,指尖触到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