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袁厂长懒得再理他,掉头就追了上去。
杨卫国径直去了车间。车间里热浪滚滚,工人们挥汗如雨。
虽说已经上了连轧机,但很多地方还得靠人工——说是连轧,其实更像半连轧,毕竟当时国内的感应器水平有限,不少工位仍需要工人手动操作。
他又走到做水管的机器旁,这边就先进多了,基本实现了自动化。
工人只需负责送料、接料,再检查一下有没有焊接气孔之类的问题,一整套流程走下来,看着倒也顺畅。
袁厂长一路紧跟着杨卫国和李怀德,心里七上八下的。
这时,车间里有一台设备出了故障,几个人正围着维修。
杨卫国走上前,就听见里面有技术工人喊:“钳子!钳子!”他顺手拿起一旁的钳子递了进去。
没过一会儿,那人从设备后面钻出来,试了试开机,一转身瞧见杨卫国,愣了一下:“呦,杨厂长,您怎么过来了?”
“小李啊。”杨卫国笑着应道,“在这边还好吗?”
“好好好!”小李连忙点头,“杨厂长啥时候到的?”
“刚到,行李还在车上呢。”
杨卫国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爹这次特意跟我说,让我过来看看你小子在这边咋样。看这状况,不错啊,都能独当一面了。”
“嗨,我爹就是瞎操心。”
小李笑了,“我这技术早就能独当一面了,是他总不放心,哈哈。”
“行了,你忙着,我再四处看看,一会儿一起吃饭。”
“好嘞!我这边忙完就过去。”
这小李是李老的小儿子,当初受李老牵连,被分配到了这边。
车间整体看下来,杨卫国还算满意。
袁厂长领着二人到了小食堂,杨卫国吩咐道:“老袁,去把小李叫过来吧。”
“成。”袁厂长转头让秘书去叫人。
杨卫国对李怀德说:“小李这孩子不错,在这边确实能独当一面了。”
李怀德笑了笑:“我可听说了,他跟着李老学了好多年,算是把他爹的精髓学到了。”
没多久,小李就过来了。
杨卫国挺热情,从包里摸出两包烟丢过去:“来,京城带的,尝尝。你小子在这边到底咋样?”
小李也没客气,接过来揣进兜里,又从自己上衣口袋掏出烟,给杨卫国和李怀德各递了一根:“杨厂长,李书记,我在这边真挺好的。这边设备新,人也都是新面孔,虽说偶尔有些小问题,但整体还算顺。”
“小李啊,”
杨卫国话锋一转,语气沉了沉,“我跟你说,不管在哪儿,别被旁人同化了,听到没有?做该做的事,把事做好,凭良心做事。”
这话一出口,旁边的袁厂长心里“咯噔”一下——这话听着,怎么像是冲自己来的?他脸上一阵不自在,端起茶杯抿了口,没敢接话。
小李连忙点头:“杨厂长,我明白。有些事我从没掺合,就守着自己的技术活儿干。”
“嗯,这样就好。”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