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高屋建瓴,函幽育明(7 / 8)

万历明君 鹤招 7607 字 5天前

p;   “融会贯通!深入浅出!且不说流派,单这视野,至少是大儒水准!”

    “三个阶段,万物,我见万物,万物见我,这三层梳理,彩!彩!彩!”

    年轻士子无不惊叹不已。

    方才还对大白话颇有微词的老夫子,也端坐肃然,面色凝重,仔细倾听起来。

    不止台下众人,台上几人也面带惊讶。

    袁洪愈似乎有所启发,神色带着沉思,认真看着王世贞,细细揣摩着王世贞口中所描绘的视野。

    钱德洪与王畿对视一眼,皱眉思索这又是哪个老朋友不告而至。

    “形而下的器,往往通过直接的证明或者证伪,探究因果,进而总结出相应的‘功夫’。”

    “指导农时的二十四节气如此,用途广泛的机关巧匠如此,天地异兆的象征,其实亦如此。”

    “但形而上的道,却有所不同。”

    “前者往往有着清晰的边界,而后者,是人对于认、知模糊边界的探索。”

    “其作为超越自然实体之事,只能通过脑补推演。”

    “正因为这种探索只可脑补推演,不同流派间必然有着不同的思考范式,可以自行循环论证。”

    “这一切,都归根于认识世界的视角不同。”

    “我尝试对诸多流派举例说明。”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朱子说,心具理;王子说,心外无物。”

    “或曰,人,难道不也是万物吗?”

    “这是认识世界的视角不同导致的啊,正因为人也是万物,才要对‘我’与万物划清界限,声音是‘我’听到的,景象是‘我’看到的,气味是‘我’闻到的,世界都是‘我’靠着五感重新映射于脑海,这难道不就是万物皆备于我吗?”

    “‘我’先于万物,则从认识自我开始,从而认识世界。”

    “既然如此,那么‘我’认识世界的能力,自然也是先天而纯粹的。”

    “悟道、悟性、推演、想法,一切先天而纯粹的认识,所谓纯粹理性。”

    “王畿王公以为,‘我’是纯粹的,一切企图认识世界的行为,反而会影响认识‘我’,所以他持良知一点虚明。”

    “薛应旂薛公以为,‘我’的认识,是天理的体现,想要格物致知,最需要格的,就是‘我’,所以他持此心之外无余道。”

    话音刚落。

    薛应旂豁然起身,面色阴晴不定。

    王畿直接拍案叫绝:“好!”

    不只是融会贯通,简直是高屋建瓴!

    这水准,王畿恍惚以为是湛若水复生!

    他目光在台下游弋,想看看究竟是哪位熟人遮遮掩掩。

    可惜一无所获。

    台下众人更是对这位没露面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