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敬终慎始,纪纲就理(3 / 8)

万历明君 鹤招 7637 字 6天前

恋私、恨主,然刑部复核,荷花仍为处子。”

    “其二,兵马司以三人杀世臣、获其赃,然赃物,遍寻不获。”

    “其三,虽有口供,而各犯之共吐又异词矣。”

    “故,本署以罪案未决,发回再审,刑曹潘志伊,覆。”

    王三锡与徐一忠对视一眼。

    张居正所诵条陈,竟与卷宗一字不差!

    这奸相,当真把卷宗翻了底朝天!

    张居正的魔音持续灌入耳中,吓得人魂不守舍:“随后兵马司张国维一字不改,将该案再次送于刑部,越过了潘志伊,直呈左侍郎翁大立。”

    “随后,翁侍郎以罪情清楚,勒令潘志伊尽快结案,潘志伊不从,于是翁侍郎着郎中王三锡、徐一忠,与之共审。”

    “三刑曹研审该案,以二对一,判王奎、荷花、卢锦俱坐凌迟。”

    张居正转过身,静静看向两人:“王三锡、徐一忠,你二人与翁大立一般,同是当年经办主官,贼盗朱国臣落网二月有余,你二人一再阻挠起案再审,难道不知回避?”

    修养半年的首辅,回朝以后仍旧气势逼人。

    问题拉回政治规矩上,就是首辅的主场了,王三锡与徐一忠二人,讷讷无语,一时不能言。

    群臣倒也没再关注二人,只眉头微蹙,目光隐晦地扫过刑部尚书潘晟,左侍郎许国。

    此前王三锡生生顶着皇帝,直言刑名有其专攻,大理寺以为该案妥当。

    彼时众人都以为这厮是回护老上司翁大立,没想到王三锡也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不过既然如此,那刑部为什么没有出面戳破这层窗户纸?

    法司的卷宗固然不轻易示人,哪怕廷臣索要都要被轻轻挡回来,但不妨碍刑部随意调看。

    若是刑部早早揭破,哪里还有王三锡、徐一忠上蹿下跳的余地?

    藏着掖着也就罢了。

    都拖了两月了,眼见就快石沉大海了,如何又让张居正轻易看了卷宗?卷宗遗失的老本行呢?

    刑部这两位堂官,到底什么心思?

    潘晟正与许国背着身争执,突感后背焦灼,立刻知晓这是无数道目光投来。

    他在心中叹了一口气,艰难地回过身来。

    潘晟的目光,扫过王三锡与徐一忠苍白的脸庞,迎上一干同僚饱含质疑的视线,最后落到无悲无喜的张居正身上。

    他抿了抿嘴,缓缓开口:“元辅,翁尚书毕竟有功于国家,部中官吏,多为之恻隐。”

    潘尚书这话一出口,众人立刻便听懂了立场。

    张居正面无表情,静静看着潘晟。

    潘晟也不再掩饰,口中直接求情:“见海公自嘉靖十七年入仕以来,布政山东、巡抚应天,严酷刑法、贼盗匿迹,实有安民之德!”

    “及至隆庆初,黄河既决,淮水复涨,见海公又奔走于河渠,疏浚淮流,救田千顷、活命十万,实有治水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