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填报志愿的“纠结”(2 / 2)

”李老师把作文本递给她,目光温和,“是别人说的‘好学校’,还是能让你保持热爱、慢慢进步的地方?”

    晓雨捧着作文本,指尖触到自己写的“文学像阳光,能暖到心里”,突然想起第一次在图书馆看到那本旧童话书的场景,想起文学社投稿成功时的激动,想起熬夜写稿时台灯下的暖光。这些东西,是启明中学的理科重点率给不了的。

    “我想选能让我继续写东西的地方。”晓雨抬起头,眼睛亮了些,“启明很好,但我怕去了那里,会慢慢丢掉我的热爱。”

    “这就对了。”李老师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志愿不是选‘最好的’,是选‘最适合你的’。你偏科,但你的文科优势很明显,市一中的文科师资和文学社,能让你的优势更突出,也能让你保持对文学的热爱——这比单纯的‘重点率’更重要。”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市一中的校园明信片,上面印着满树的樱花,“去年我带的一个学生,和你一样喜欢文学,去了市一中后,今年还在省级作文比赛里拿了奖呢。”

    晓雨接过明信片,指尖拂过画面里的樱花,好像已经闻到了春天的花香。她掏出手机,终于按下了给苏晴的发送键,心里却不像之前那样慌了——就算苏晴选了启明,她们的约定也不会落空,大不了周末一起去看樱花,一起分享各自的生活。

    回到家,晓雨把李老师的话和明信片都告诉了爸妈。爸爸看着明信片上的樱花,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拿起笔,在“市第一中学”旁边画了个小勾:“既然你想好了,爸妈就支持你。但你要记住,选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走下去,不能半途而废。”

    妈妈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从冰箱里拿出冰镇的西瓜:“我下午去给你买新的笔记本,以后去了市一中,好好写东西,也别忘了补补理科。”

    晓雨咬了口西瓜,甜丝丝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心里的纠结像被阳光晒化的糖,终于化开了。她拿出手机,看到苏晴的回复:“我选了启明,不过周末我们可以约着去市一中看樱花!我还等着看你在文学社写的文章呢!”

    她笑着回复“好啊”,然后拿起笔,在志愿表上工工整整地填下“市第一中学”,笔尖划过纸页的瞬间,她仿佛看到了四月的樱花树下,自己抱着笔记本写稿的样子,周学姐在旁边笑着说“这篇写得真好”,苏晴坐在不远处,手里拿着她最爱吃的豆沙包,朝她挥手。

    夕阳把客厅染成了暖橙色,志愿表上的字迹在余晖里闪着光。晓雨把志愿表放进文件袋,和那张樱花明信片放在一起,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青春里另一段旅程的开始,一段有热爱、有约定、有樱花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