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9章:欧战落幕(4 / 5)

,以彰显这位英明神武的苏丹的伟大功绩!

    既然比不过三千年前的法老,没法向上堆石头,那就只能闷头往下挖土了……

    易卜拉欣一世已经将这条连同地中海与红海的运河,喻为世界第二大奇迹!

    这位苏丹已经决定在运河通航当天,亲赴当地去剪彩,而且还要拍照留念。

    某新皇觉得奇迹不奇迹另说,能创收倒是真的!

    与奥斯曼帝国交恶的法国与西班牙或许不敢走这条路,但务实又貌似畜人无害的荷兰人绝对愿意交钱。

    这条新航线至少能比绕道好望角节省十天以上的时间,绝对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罗马方面也基本同意,默许术士们走这条路,好去往遥远的明帝国。

    因为背后的商业利益巨大,一旦运河航线兴起,首先受益的便是亚平宁半岛。

    文艺复兴使这里经济复苏,运河航线便可使这里经济腾飞。

    沿从亚历山大港出来的部分西方商船,其实无须再绕过伊比利亚半岛,在靠近罗马的亚德里亚海北岸卸货就行了。

    从此向北不到二百英里便进入哈布斯堡王朝的腹地了,对于东方的土特产,他们也有极大的需求。

    按照每艘船缴纳一千枚银币的标准来计算,每年走运河的船只达到三千艘,总额便是三百万银币。

    缴纳费用翻倍的话,那奥斯曼帝国收的钱也就更多了,这绝对是卡口经济典范之作。

    要是水手们下船采购蔬菜、水果、肉类,运河及其周边服务的总收益极有可能达到每年上千万银币。

    某新皇扶持奥斯曼帝国,目的就是要从西边来遏制二哈帝国,同时从南边遏制罗刹的扩张。

    大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交好,符合两个帝国的根本利益,而且也是历史友谊的延续。

    除夕的春节晚会就宴请了奥斯曼帝国驻大明的大使,以及主要人员。

    这个帝国是第一个与大明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考虑到其战略牵制作用,某新皇自然对好吃牛羊肉的大使额外照顾。

    不同于上次结婚,这次就不能连吃那么长时间了,一天就完事,剩下半个月,直到正月十五,官吏们除轮流执勤之外,均可在家休息。

    “陛下!普特曼斯送来一封信!”

    “哦?拆开看看!”

    “是!”

    这是用汉字书写的,应该是普特曼斯口述,由其翻译来代笔。

    某新皇浏览了一遍大致内容,便觉得此前告诉这货部分天机,这下算是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信里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欧陆那边已经在去年达成停火协议了。

    在进攻巴黎失败,且帝国部队遭到重创之后,面对士气高涨且越战越勇的法军与瑞军,斐迪南三世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均已无钱再战了。

    新出现的飞艇与全新的战术,也是促使这两位放弃霸权的主要因素,因为再纠集二十万士兵,也未见得能打赢宿敌。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