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禅观与净土》基础篇(4 / 6)

禅观与净土 妙音0 5340 字 5天前

,吃它的肉呢?以下提出有三种过失是要远离的:

    第一个、不服东方丝绵绢帛。这最严重了,丝织品。丝织所做的衣服跟棉被,大小乘都不开许;你每一床棉被都有很多的蚕牺牲生命。这个丝织品是制断,而且没有开许,大小乘都不许。

    第二个、靴覆裘毳。靴就是皮鞋,覆就是皮做的衣服,裘毳就是兽毛所做的衣服。这一部分是在声闻法当中,就是你年纪大了体力虚弱,有开许。

    第三个、乳酪醍醐。牛奶跟牛奶的精制品。大小乘都开许,你身体虚弱,有时候牛奶可以开许。从《楞严经》的角度,如果你要一百分的持戒,要让你每一句佛号没有夹杂任何的生死业力,最好连牛奶都不要吃。动物的东西你都别碰,毛、肉、皮、乃至于分泌出的牛奶,你都别吃。由此类推,蜂蜜也不能吃。它做蜂蜜也不是给人吃的,它是要给子孙吃,你把它拿去吃了,它发心不是给你吃,你是不是欠它?

    有没有犯戒另外一回事,就是从生死业力的角度,你如果要生死业力淡薄一点,要完全断干净。你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这样的一个人的生死业力就基本上不再受到刺激。他的人生只有一件事情就是酬偿过去的业力,因为他今生不再造新业,生死业力就慢慢脱落,至少是沉淀了,不游三界,他目的只是把过去的业偿还就算了。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你去吃它的肉、穿它皮毛,就跟它结下生死业缘。比方说过去有人食地中的百谷,足不离地。这个地方指的是什么呢?《阿含经》讲到人类的开始。地球上本来没人,光音天的天人来游玩,他以神通力来到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很多的五谷跟地肥,他就挖来吃,吃完以后,神通力就失掉了。你跟地球结缘了,吃了地球东西,你沾染它的地气。从此以后对他就有地心引力了,他就飞不回去了,变成人类的开始了。这是《阿含经》说的所谓光音天人。

    “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你对它色身的肉,还有身体的一部分——牛奶、皮毛;乃至于身心二途,不但是身,内心对肉也不贪求、也不执著,“不服不用,我说是人,真解脱者”,你生死业力就慢慢淡薄了。

    我们看总结。

    判决邪正:

    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能够照以上所说的是佛陀宣说的正法;反对如此说法的是魔王的邪法。这个地方就是很清楚的分判。

    我们看《楞严经》修学,它很重视你因地的根本。为什么呢?你因地根本会产生一种相续的力量,会有后续的势力。我们举一个例子。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去托钵,经过一个婆罗门的家族。婆罗门女刚好在煮饭,她就想要盛一碗饭来供养佛陀。但她先生在客厅,可能怕她先生看到,会反对呵责她。怎么办呢?她没有放弃,很有智慧,就把饭泡在水中,柔软以后,用一块布,把米经过挤压变成一种很滋养的米汁。她就拿了米汁,经过客厅的时候,就跟她先生说:这是不需要的米,拿去倒掉。她出去的时候没有倒掉,拿去供养佛陀。佛陀看她过来,就很欢喜地把钵给她供养米汁。

    佛陀喝下米汁,就跟婆罗门女咒愿。他说你以此供养,经过三十小劫的时间,在天上人间享受荣华富贵,三十小劫以后遇到佛陀出世,成就圣道。他跟婆罗门女咒愿的时候,她先生出来就听到了。他说佛陀打妄语,怎么她这么微小的供养,能够成就三十小劫的人天福报呢?佛陀说三世诸佛是不打妄语,就指了远方的尼拘陀树,说你看到那个树没有,两个人都抱不起来。你知道它刚开始是多大吗?它的种子像芥子这么小,因为辗转相续的力量,使令它变成这棵树。他说婆罗门女不是一般的供养。她是有坚定的誓愿力、有根的,这种供养的力量会辗转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