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集《禅观与净土》往生篇(4 / 9)

禅观与净土 妙音0 8432 字 5天前

观。你要先有一个寂静的过程,它必须要在寂静的心中,才能够把相状现出来。你必须有一个止的过程,才能够观,否则容易出事。

    举一个例子,我们过去在参加斋戒会,有一天要做晚课,一般我们都是在大殿拜佛等忏公师父出来;他老人家一出来,晚课就开始。一般忏公师父在晚课前不开示,都是在晚课中间止静才开示。但是这一天很特别,还没有做晚课,老人家就拿起麦克风开示,就是有事情了。他说有些人在看佛像,就一直看、一直看,这是不对的,这样容易出事的。可能他老人家看到有些人看佛像眼神不对了,老人家是高手,一看就知道。会出事容易着魔。不是影像有错,是你用攀缘心看佛像,就不是借相修心了。诸位,你用攀缘心来观想极乐世界的宝树,那还是取相分别。你不是借相,你的心态是在执著攀缘。

    所以,当你要把极乐世界的大地、宝树、莲花现前之前,请做一个动作——把心静下来。你用有所得的攀缘心观宝树,那就不对了。善导大师在讲借相的时候特别强调,你必须让心寂静。善导大师说为什么修大地,开始观之前,要让你先观水,见水澄净!就是让你的心如止水,这个是表法。比方说你的欢喜是大地、宝树,或者你相应的是莲花,都没关系;请你先把心安住、把六根收摄了,再把莲花、宝树现出来。你要有“都摄六根”的过程,不像持名,持名它本身就是收摄性的,它不需要一些前方便,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丁三、池水庄严(分二:戊一、总标。戊二、别释。)

    好,我们看最后一段,池水庄严。看总标。

    戊一、总标

    宝华千万种 弥覆池流泉 微风动华叶 交错光乱转

    —《往生论》—

    池水讲到两件事。第一个,“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这个地方是说明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的位置,它是处在千万种的、很多的宝树,中间才覆盖了很多的水池跟流泉。

    我们在《阿弥陀经》可以知道极乐世界有七宝池、八功德水,但没有说出明确的位置。《往生论》就明确说明了七宝池、八功德水就在宝树中间的空档,就是宝树跟宝树的中间,兼带了很多的七宝池、八功德水。然后,阵阵的微风吹动树叶的时候,花叶的光明就交错流动地照耀在泉水的上面。看样子宝树跟泉水是距离很近的,就在附近而已。这一段等于是标出了一个八功德水的位置了。

    戊二、别释

    好,我们看别释,别释当中,我们先看前面两段。

    结前启后

    次当想水:

    明标池体

    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 。

    次当想水。前面在作大地想之前,有作水想。但前面的水是静态的,观水澄净。这个地方的八功德水是动态的,它已经观到后端了,你的心是寂静了,这个是动态的。这个水是怎么个动法呢?看下一段。

    极乐世界有八种功德水,一一水七宝所成,水是由七宝水池的本体所承载的,用七宝的水池来承载八功德水。七宝的体性是柔软的,水是从哪里来呢?“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不是从山上流下的水泉,它是在水的中间,有一颗如意珠王,这个如意珠王就向四面八方分出十四支。为什么是十四支呢?古德就解释说“十”表示它的数量是圆满十方,“四”表示它的本质跟大般涅槃相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