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识字,灵光的队员学习看简单的施工图纸,他还制定了一套更细致的奖惩制度,设立了“质量标兵”和“安全能手”的评选,给予物质奖励,在队里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赵德汉可以暂时不在乎那些边角料般的小项目,但他不能容忍方毅的势力,尤其是这支颇具潜力的工程队,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悄然成长。
一天,范刚气冲冲地从工地回来,找到方毅:“方毅,有人在背后使坏!”
原来,他们刚刚谈妥的一个给公社修砌宣传墙的小工程,对方突然变卦了,理由是“听说你们用的材料以次充好,担心质量”。
范刚多方打听,才隐约得知,是县建筑公司有人放了话,暗示那些跟小河村工程队合作的单位“要掂量掂量”。
“是赵德汉!”张勇迅速猜到了真相。
“他妈的还没完了!”
方毅蹙起眉头,赵德汉出手了吗,自己好像暂时也没触碰到他的利益啊,这人如此小气吗?
“看来,他是铁了心要把我们摁死在萌芽状态。”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方毅思索后做出了决定。
正当方毅苦思应对之策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带来了转机。
之前供销社分销店的主任,因为对工程队的活非常满意,在一次县供销系统的内部会议上,提到了小河村工程队,称赞他们“价格公道,质量过硬,比某些国营大公司更负责”。
这话,恰好被与会的县物资局一位姓钱的副科长听到了。
钱科长主管一部分计划外建材的调剂,正为手里一批标号不高,但质量尚可的水泥和部分规格不一的木料如何处理而发愁。
这些物资大工程看不上,小单位又找不到靠谱的渠道。
听到分销店主任的推荐,他心中一动。
几天后,钱科长通过分销店主任,主动联系上了方毅。
在商场简陋的办公室里,钱科长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
方毅听完,心中惊喜交加,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如果能稳定获得这批价格优惠的计划外建材,不仅能大大降低工程成本,提升竞争力,更能有效缓解被赵德汉在供应链上卡脖子的风险。
“钱科长,非常感谢您的信任!”方毅强压住内心的激动,诚恳地说。“这批物资,对我们工程队来说非常重要,我们保证,一定用在合适的项目上,绝不以次充好,坏了您和物资局的名声!”
钱科长对方毅的态度很满意,笑道:“方经理不用客气,我也是听老刘说你们做事踏实,才找过来的,跟靠谱的人合作,我们都省心,具体数量和价格,好商量。”
送走钱科长,方毅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赵德汉的阴影依然存在,但前方,似乎已经出现了一盏明灯。
他意识到,在这个讲究关系和资源的年代,“诚信”和“实干”这两块招牌。
同样拥有穿透壁垒的力量,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举着这两块招牌,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坚定地走下去。